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5876876
越南,是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不管是做为历史上曾经的属国,还是边境上
有纠纷的邻人,或是经济上一个值得投资的新兴市场,甚至,许多与该国女性共结连理者
等,这个国家,都时常出现在生活的周遭。但是,华文圈对于越南历史的著作,却是少之
又少,几乎很难拿出几本像样的通史让有心的朋友参考研究。联经这次将克里斯多佛‧高
夏(Christopher Goscha)这本在2016年甫问世的新著引进,着实填补了一大空白。我在网
路上看到有人谈论此书时,即引起了兴趣,当知道中文版上市之后,立刻翻阅,看完前言
后,就决定买回家拜读了。
阅读高夏的这本大作经过是相当畅快的,不论是其叙事能力,还是整本书的架构,都看得
出作者的功力。但更令人激赏的是其史观。高夏开宗明义的指出,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作品
,要能够跳出不论是“越南中心”,还是“西方中心”,尽可能一个超然的立场(未必客
观)去看待这段历史。此外,他也清晰的指出了越南史必须面对的几个课题:分裂中建构
的民族国家、殖民主义及共产革命,高夏不仅用流畅的叙事诉说这段经过,他在整个架构
过程中,还能够明白的把事件因果及影响表达出来,让读者更能理解越南史的重大变迁及
关键要点之所在。例如,他在谈及越南的那些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在跟法国殖民当局争取
参政权时,却将广大工人与农民排除在外一事,下了一个注脚:
“包括裴光照在内的宪政党员,也由于不愿将参政权扩大到工人与农民阶级,终于失去大
好良机,无法建立起像印度民族主义者建立的那种全民政党。在年轻的民族主义者眼中,
宪政党现在已是最恶劣的殖民者同路人。现代资产阶级越南共和主义已经成为死胎。”
读者阅读至此,当能明白后来之以工农起家的共产之快速兴起并取得胜利非毫无来由。在
本书随处,皆可见到作者的巧思安排,让这部作品,不单只是一本叙事流畅,文笔优雅的
流水帐,而是具有引导力跟评论性的出色史著。
在阅读过程中,作者试图让我注意到了的几个观察点。首先要了解到的是,今天我们所看
到的S型越南,是经过漫长时间才成形的疆域。在作者计算下,越南统治者拥有这领土的
时间,甚至不到一个世纪。脱离中原王朝统治后的早期越南,只是一个统治著红河流域周
边,由表面统一的中央政府统治底下众多豪强军阀的小王国,虽然曾抗击蒙古的入侵,但
也被隔壁的高棉打爆过。十四世纪后明朝的再殖民虽然失败,却带给越南更高的文明,黎
朝跟之后的王朝都决定以“华夏模式”来统治其国家,致力于建立一个集权官僚政府。同
时,说来讽刺的是,越南人进入东亚儒家世界后,反过来以文明国家自居,向南扩张至高
地及媚公河地区的“化外之境”。当初以抗击殖民起家的人,反过来奴役别人时同样振振
有词。
另外一个带给越南改变的是法国人的殖民。来自欧洲的“现代化”是其影响,不可避免的
是对于政治上的要求。第三共和曾经是越南知识份子向往的目标,他们未必是想争取完全
的独立(至少一开始),而是某种程度的参政权跟自治。但殖民当局对此却是从头到尾的敷
衍跟愚弄,虽然也许本不该对这些人有所期待,但这确实影响了越南之后的变化。日益增
加的觉醒青年,看透了法国人的面目后,开始转向激进。一战后,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建国
带给了许多人新的选项,包括那位日后被神话的胡志明,越南当局不愿意提的事实是,一
开始他也是温和宪政派,迫于对现实的失望才选择转向。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法国人
愿意在越南推行类似加拿大、澳洲模式的自治改革,是否可以避免最后越南的共产化?其
实也未必。毕竟作者也强调过,当时的越南资产阶级改革派本身,也只是捍卫自己的权利
,对于广大的工农群体并不在乎。而财富分配与阶级冲突这在二十世纪这是个全球性的课
题,忽视是不可能的。在邻近的中国共产运动兴起的同时,越南恐怕是难以逃脱其影响,
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及时进行改革以面对抗争。
越战,坦白说,放在“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邦语)里,它并不是一场特别残暴的战争。当
时全球各地的暴力程度远比现在的读者们想像更强,更凶恶。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这事情
就不重要。但如果纯讨论这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就没什么意思了。诚然,或许这对于
越南人来说,是场攸关民族独立的重大战役更甚于意识形态之争。不过吴廷琰虽然执政水
平令人失望,但却不是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