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跑步穿过中关村

楼主: aqns13 (平蕪盡處是春山)   2017-12-12 21:44:58
这是一部以"京漂"(北京漂流)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
共有三则。
主角分别是卖盗版书、假证、盗版光盘的年轻人。
当初会下手买这本小说,主因是我曾在北大附近住了近半年,
加上有独立书店的老板推荐,便买了。
至于推不推荐呢,我一时间还真的说不太出来。
若你没去过北京、没住过中关村附近,对于书内的描写大概很难会有共鸣。
因为这部小说的背景主要是从北大、中关村那一带建构起来的,
带有蛮强烈的小区色彩。
一般旅人对北京的印象,较多停留在首都、老胡同、古蹟等等上面,
而我认为在北京每一个小区的生活感是不太一样的,
就像同属新北市,淡水、板桥、新庄、三重、林口各自的氛围是非常不同的。
所以要从这部小说里感受北京,是有限制的。
本书三篇短篇都在叙述外地年轻人在北京讨生活的样貌。
共通点都是从事非法行为,
有生活中的威胁(躲公安)、有人际关系上的拉扯(同伙、异性关系),
有居无定所、钱不够用、看不到未来等等不稳定因子;
处处与当初来北京的豪放大气、满怀壮志作对比,
可说是本书共同的基调。
因为基调非常类似,看起来我觉得都差不多,就是描绘这类人的共同群像。
所以透过这本小说,
认识北京大街小巷公共汽车站上一大堆的小贴票背后的故事,倒是可以的。
(这个现象在台北都不那么普遍,也算是北京地方上的色彩)
我其实不太喜欢一本短篇小说的各篇都如此相似,
相似到三篇中的"我"感觉上都是同一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异。
(但实际上应该是不同人,背景亦各异)
我想这也许是作者功力未深之故,就这点而言连看三篇实在有点乏味。
虽然我相信这批来北京打拼找机会的京漂人士,
若最终只能沦为卖假货的,大概水准都差不多,
但也不至于每个人的反应、内心的挣扎都这么像吧?
作者徐则臣自己的序倒是写得还可以。
小说文字的风格,嗯,就很大陆。
算简洁明快类型的,较少情绪上的渲染。
景色的部分唯有沙尘暴写得最出色,其他一概没提。
就喜欢"氛围"的读者,可能不会喜欢他的作品。
有看过此书的版友,欢迎一同讨论。
作者: d92103d32 (西米)   2017-12-13 00:33:00
我目前看过徐的三本书,这本还有王城如海跟耶路撒冷。这本是暑假的时候看的,内容依稀记得一些。可能是我本身就比较喜欢看社会写实风格的作品吧,所以徐的这种描写底层人民的故事我就蛮喜欢的。我本身喜欢看长篇小说,所以比较喜欢王城如海跟耶路撒冷。但我觉得王城如海的结尾可以更好。看了他的书会让我想去北京看看
作者: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7-12-13 11:49:00
批评一下这本书的繁简转换,警察都转成员警,语气变得很怪
作者: cabessa (无)   2017-12-13 12:03:00
中文里也有"员警"的用法,不是简繁转换的问题吧? @@
作者: d92103d32 (西米)   2017-12-13 12:26:00
员警繁体也会用啊@@
作者: x24627785 (旅は道连れ世は情け)   2017-12-13 19:14:00
新闻几乎都讲员警吧?
作者: seapanigua   2017-12-13 19:48:00
m大的意思应该是中国不太会用“员警”表达警察的意涵我也看过这本书,简单讲一下心得:我也喜欢反映社会底层的书,就这点我觉得《跑》一书写得不错。但三篇中篇的女角全都是被动的,故事都由被男角推动,加上男角不办假证就是卖假货,难免感觉落入性别与职业的窠臼。有幸在讲座中当面问徐关于性别在中国当代小说的看法,他也承认我前面说的,但又认为自己这一代对性别的看法已根深蒂固(又说自己也承袭中国老一辈男作家),改变大概要从年轻一代作家开始...
作者: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7-12-13 20:32:00
谢谢楼上补充说明,北京的故事出现“员警”很让我出戏
作者: akrsw (quo vadis?)   2017-12-14 22:19:00
推这篇小说。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晓)   2017-12-14 22:31:00
seapanigua的推文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