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印度放浪

楼主: DAPHNEWAN (vivi)   2017-11-13 14:08:17
【印度放浪】
作者:藤原新也
译者:吴继文
出版社:马可孛罗
初版:1972年
看到书名我以为这也是一本写有关印度旅游的书籍,像是《深夜特急》那样的旅游书~
毕竟书名翻成更白话一点就是在印度潇洒悠闲地过日子。
但看到1/3,才发觉,不对啊~这不是旅游书,比较像是作者在印度旅行和生活中对自己生
命的省思。
作者前往印度的时间大约是距离现在50年前,我完全无法想像50年前的印度是什么模样?
但是依照《印度放浪》和《动物国的流浪者》两位作者对于印度的描述以及最近去印度旅
游的旅人写下的文字相比较,令我感觉印度从50年至今好像没有太大的改变?
书本的一开始,作者写了一段自白,有两个年轻朋友问他,为何当时要到印度旅行,
毕竟那个年代的日本正是经济起飞的时候,就像台湾的70年代,
是个人人都可以捞金的时代。
而藤原新也告诉他们:不顾一切选择去印度,
只是为了给年少轻狂的自己找个失败的体验。
回想自己,确实是以去印度旅行当作身为旅人的最后一个考验,但是要考验自己什么?
会不会败给我超害怕的蟑螂而从印度落荒而逃?
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总觉得去了就知道了,笑。
《印度放浪》对于印度文化有着不多不少的描述,书里面写到的某一段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不知道现在的印度是否还是一样?)印度的甜食摊贩,摊子的刊板上除了食物的图画之
外还会有印度名人或印度神的画像,像是甘地、泰戈尔或者是湿婆、黑天等~
作者说如果可以在甜点摊上看到某个印度伟人或神的画像,
就可以知道这些出现在甜点摊的人和神是属于庶民文化的范畴,已经深植于庶民的心中。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印度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在恒河边举行的火葬仪式了吧!
‘在火化之前,必须将尸体浸入恒河的水中,生生不息的河水保证死者必将转世,
所以这是死者为了再生所做的最初洗礼。’P105
‘只是如果死者是非正常死亡者(生病或车祸死亡的人)还有夭折的孩子,
是不会经过火化仪式直接放水流。这是因为印度人相信非正常死亡和夭折的孩子,
都没有完整经历正常人生,因此也不会有转世的可能。’P113
这个习俗对于曾经身为母亲的我而言,是非常残忍的文化。
不幸夭折的孩子,父母的痛彻心扉已经难以言喻,面对着孩子的尸体,
却不能按照传统死亡习俗,相信孩子还有转世的可能。这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父亲的两手,是用崭新的白布包覆的乳婴尸体。
那白色,和微污的父亲形成强烈的对比。他开始大声唸诵一些我不明了的内容。
一边念一边号泣。有时他碰见熟人,就会在熟人面前立定,大声念起来,并且哭泣。
当他们抵达河边时,做父亲的哭叫声高昂到了一个极点。
两名和他一样打扮的熟人,从他的后方加入。
当婴儿被父亲的手高举向河中抛掷时,这两名友人同样大叫。
白布一开始还在近岸处来来回回漂流,不久就载沈载浮地往下游漂走了。
这时,我又看到难以理解的情景。前一刻才那样呼天抢地的人,
已经和两个友人开始闲聊起来,更可怕的是,还不时的露出笑脸。’P157、158
作者经历了一段沙漠旅行之后,才能理解当时看到的情景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7-11-13 14:56:00
印度的独特真让人着迷,谢谢分享。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7-11-13 15:12:00
谢谢分享
作者: nbaworf (哈哈鏡)   2017-11-13 20:27:00
这本很棒
作者: hoho8 (hoho)   2017-11-14 13:46:00
作者: joycel (小乔)   2017-11-15 00:15:00
谢谢你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