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人心的第十种型态──《桃花源之谜》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7-08-28 13:17:41
人心的第十种型态
──《桃花源之谜》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29617542
书名:桃花源之谜
作者:秀霖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7/08/09
定价:270元
金石堂书介页面:https://goo.gl/LpHVSF
--------------------
看推理小说的醍醐味在于其间的人性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关于人性的议题,只能藉
由假设与主观认定,然而小说却能赤裸裸地让
我们发现,原来很可能被认为真诚的人其实充
满心机、一般人所以为的老实人竟可以为了爱
人,义无反顾去犯罪、或者一切隐晦、不敢言
及却是真实感受的照护疲累与辛酸,都能引起
阅读者的共鸣与热爱。于是小说不仅是种反应
人性的载体,有时还是能让我们更深切认识人
性的说明书,尤有甚者,小说更是人类处境的
代言人。
秀霖的《桃花源之谜》,总共收录五则互不相
干的短篇小说,或者以他的说法,是本集结“
摃龟”纪录的作品,不过却也同时是本充满许
多尝试的趣味创作。
不管是妖魔的传说、惊悚的鬼魅、社会派议题
、校园青春推理,或是仿陶渊明《桃花源记》
的续作,在秀霖的刻画之下,登场人物个个性
格鲜明,角色互动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严谨带
著嘲讽、有的疯癫却能洞察万事、也有的唯唯
诺诺却似扮猪吃老虎。同时在每篇作品前作者
也会说明他创作的历程,也让读者能更立体认
识小说创作背景与其世界观。
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哪个年代,我们
都可以看到传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以各种
不同媒介,传递给“有需要”知道的人。然而
媒体如何报导著每种传言?在不同的时间轴中
,传言又如何被建构、被传诵、最后更因有着
自己的血肉而被重新赋予生命?
在古时候,传言主要以口耳相传,尽管因为传
递速度不快而多半仅在传言当地流传,却也因
此更容易加深传言的表面效度;而在当代,则
以网络中各种社群软件,FB、Plurk、IG、
Twitter、Line、ptt等快速流通,传递不仅速
度快,若是对于细节的描述不清楚?没关系,
Google等搜索软件让我们有如身历其境般全知
全能。
只是,传言的背后,是以讹传讹的误会,还是
有心人的刻意操弄?【凄月】中的镇魔客栈,
传说妖魔“凄月”会在初七夜晚出没害人,那
何以此日仍旧有人特地前来住宿?【鬼铃魂】
里,传说在鬼月打电话给自己,会收到回电,
这个传言来自于自己的室友,只是别人提醒后
才发现,该室友居然只有在晚上才会出现?【
第九种结局】死于宾馆内的援交女孩,媒体先
后报导女孩跟刑警、研究生与大学教授有特殊
的关系,然而哪个传言才是事实?【一篇
Plurk文救排球】艺人母校的排球校队快被裁
撤,学妹循线找到的救星,却是刻意造成粉丝
误解的同学,这样的误会竟然也成功解救了岌
岌可危的排球队,同学也因而决定步入演艺圈
;【桃花源之谜】中那个发现桃花源的渔人之
子,想要帮助蒙受骗名的父亲恢复名誉,只是
父亲跟自己先后到访桃花源,其内的居民却彷
彿第一次有客人来访?
不管是以文言文或白话文的书写方式、昔时与
今日为背景,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形式的
传言,活泼而有气息地活在我们之间。人为编
造的也好,无心插柳的也罢,传言逐渐成为能
自体散播与长大的智慧体。
那么,当故事逐步迈向尾声的某一天,添肢加
肉完毕的他,终将有如实体,存在于现实社会
?而我们是会就此理所当然的人云亦云,还是
能察觉到其间的异样?也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大概就是因为人心之复杂,才使得真相如此
扑朔迷离,也让我们得以继续耽读其中,享受
于作者与读者间所跳的交际舞吧。
本书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九种结局】中,案
件关系人王宪宏身为心理所的教授,是不该将
“多重人格”与“精神分裂症”混合而称“人
格分裂”的。考量本作的创作时间,在精神疾
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TR)版中,“多
重性人格疾患”已被改称为“解离性身份障碍
”,也就是除了主人格外,还有其他数个次要
人格,也许会在自己所不知道的情境下,次要
人格做出主要人格所未曾知觉的事情,甚至不
同人格间的性别、种族、兴趣、喜好、个性都
可能有所不同。而“精神分裂症”在台湾则于
2014年改称“思觉失调症”,以减少该疾病所
带有的刻板印象及偏见。此症状则有可能产生
妄想、幻觉、思维及言语的混乱等状况,基本
上判断基准需同时符合多项才能被认定为“思
觉失调症”。虽然小说以趣味为重,但仍应该
避免减少读者的误解,至少该避免成为错误讯
息的来源才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