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rfan (MISANTHROPE)
2017-08-16 03:12:29失控的长寿医疗 (原文: Beyond Human)
作者 Eva Herold
翻译 王念慈
初版 2017 04
当科幻情节成真 你有准备好如何面对了吗
吸引我想阅读的最大因素,就是这句话了吧。一般我看过的科幻与奇幻,对里面的尖端科
技、复制人、不会老......等这些都是用看故事心态。但如今很多20~30年前作家天马行
空的情节内容今天都已成真。注意!是已成真,不是什么尚在发展中。
这对以往从教科书当中听到了哇~ 以后我们或许会活在机器人时代、没有病痛、一进到家门
心电感应一下灯就开了这种以后是完全不同读后思维。不管是不是本学科,试想一下以下
情节。
1. 全人工心脏
目前发展的人工心脏,主要是用于患者等待移植时的暂时医疗。但技术上来讲根本就可以
开发出长期植物入体,性效能都比我们原本心脏还要好的完全人工产品。美国FDA也已核
准了永久植入心脏的研究。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美国还是我们,十大死因之前几名铁定都
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2. 造肾计划
相较洗肾,人工肾是可直接植入人体,不需再额外牵一堆管线设备,而且透析功能还优于
前者。更多人不晓得的是:洗肾只是等待适合肾脏移植的暂时医疗而已,单靠洗肾根本无
法让你可以活到原本肾功能良好的岁数。现在人工肾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作者写这本书
时说2017进入人体试验。
3. 最难产的人工肝
肝对身体的功能并不是单一,以最粗略划分除了排毒外,还有需储存糖分。人工肝老实说
比较像一套装置,属于等待移植的阶段性治疗。2004年时已有人体试验报告发表,只是筛
选患者造成结果过于乐观,加上没有经费,计画目前是停滞状态。
4. 人工肺
在台湾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叶克膜,因为它可完全取代患者心肺功能。不过叶克膜有使用
时间的限制,患者并不是仅靠叶克膜就能活下去。发明叶克膜的医生Bartlett在2001年
也开发出第一套人工肺,它最大的优势是不用靠电池,完全依靠人体心脏跳动就足够让
它产生动力。目前进度已到第3代,血液不需再引流到体外设备去交换氧气,完全在体内
循环。病患也不用再多揹著电力装备趴趴走(第1项人工心脏患者就要再额外揹一台电力供
应装置),FDA正在审核是否同意人体试验。
5. 连接app的高科技: 人工胰脏
人工胰脏较少被提到,原因是它本身仍离我们自己的胰脏功能相差太远。但至少目前的进
步是患者原需接一堆管线,到现在已可连接手机app,可更快速即时地调节血糖。重点是
患者过去必需在医院做的事,现已经进步到可在生活当中自行操作。
到这边,如果你认为人工器官还不算是什么特别的事(都接受啊~有缺点吗?),那就再往下
看更猎奇的新医疗科技。
6. 奈米机器人
不止任何病痛,就连老化这一点也可归究于单一细胞开始损伤。奈米科技就是可以针对单
一细胞、甚至是单一基因做出修正。只要是生化认为不正常的,通通给你修复到正常。相
对传统药物它的专一性更高,能游走到的地方更深入。平常没事时就在你血循里游走,找
初期癌细胞、找DNA突变、找含量不正常的蛋白质。光靠这项技术,七大老化原因它就可
以排除掉一半,让身体内所有细胞都保持在年轻状况。
这么棒的技术,原理就和吃药一样,制程也不难,为何现在还没推广?因为每一项本书讨
论的新科技都隐藏着目前未有共识的伦理问题。
7. 是洗脑还是脑医疗?
脑部相关医疗你可猜测得到为何都是发展最慢的。一来当然我们对它了解最少,二来你改
变了一个人的心智状况,那是否意味着你就是靠外在机器改变了那个人的思维想法?现美
国和我们台湾都面临失智症患者极速飙升的难题,技术是有了,有一个脑深层电刺激(DBS)
可以延缓他们病情,但并不是治愈。因为没有任何疗法可以让死去的脑细胞重生并连接成
患病前的状态。避免病情恶化可以算是疗法吗?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忧郁症的患者可以靠吃
药控制病情,那强迫症可不可以?易怒暴躁的人可不可以?社交恐惧?恋童癖该治疗吗?当我
们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与思考逻辑.......你同意这也算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环吗?
本书其实不是在介绍一项项的未来新医疗技术,本书重点是我们到底有没有准备好,去
迎接在高龄化时代一定会碰到的这些技术。
什么意思?在人工心脏之前有一种称作植入式心律去颤器,它在1980年就普及化为平民医
疗。在美国最多的刚好是战后婴儿潮世代,现在刚好迈入了晚年,他们已经找不到当初为
他们执行这项技术的医生或医院了。现在他们必需做的最禁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