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真实的故事改编
──《真实游戏》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72645429
我觉得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得用字汇武装自己,
毫不犹豫地让它倍数繁衍,
并让它多样化,
同时抓住它们之间最细微的差异。
──摘自本书内文。
阅读文字的趣味在于,它一方面揭露了某些我
们未曾得知的讯息,却也可能同时掩盖了另一
些我们必须得知的消息。就好像cover这个字
,同时具有报导与掩饰的意涵。
那么,被报导出来的,或者被掩饰过去的,你
选择相信哪一个?
作家岱芬新作付梓后大受好评,此话题性十足
的作品,因涉及自家人的隐私,让她既备受称
扬,却也因此常有恶意攻击的信件,这一切导
致她自此裹步不前,而后三年皆无新作。
此时有位头号粉丝,亦是求学时代的朋友L接
近她,一方面不断地给岱芬她个人的建议,同
时也协助岱芬处理各项事务。于是,两人开始
无话不谈,甚至岱芬也让L知道关于她的感情
生活、孩子教养问题、写作上的困境等大大小
小跟自己有关的一切。然而岱芬对L却几乎一
无所知:说是同学,众人的团体照却不见她的
踪影、虽是挚友,岱芬的男朋友在得知L照顾
著受伤的岱芬时,只给她一句“要小心”、同
时L也未曾跟岱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打过照面
、甚至L似乎还趁住在岱芬家,帮忙岱芬处理
工作上的大小事务时,寄信给其他朋友,意图
将岱芬隔绝于其交友圈之外。
到底,L究竟是何许人也?她看似了解岱芬的
一切,贴心而充满善意地成为岱芬的助手,但
两人却在创作理念有很大的分歧,两人也为此
数次针锋相对。岱芬畏惧于自我揭露过多,而
想增加小说的故事性,然而L却认为正因为真
实的经历,才能让书中的主角拥有灵魂。
因着行事风格、对工作的态度、人际互动与交
流、对著作的坚持等迥然不同的两人,一方面
让两人诚然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却也因此
而使得彼此的互动模式浮现隐忧,到底L对岱
芬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而又将如何影响
岱芬往后的人生/创作?
《真实游戏》作者岱芬‧德薇冈(跟主角同名
!)所撰写的,或许包含着一个作家的深层希
望与担忧。一方面期待能从读者听到对自己的
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害怕著会不会有一天自己
再也写不出什么作品了?从日本作家东野圭吾
自传性作品《大概是最后的招呼》,就将自己
在乱步奖出道后到真正成名之间的那种心境,
毫无保留的跟读者们分享,担心被认为是江郎
才尽、一本作家、一刷作者,然而却也在那段
不是很得志的时代,而有许多精采的实验与创
作。(但在成名前,这一切都上不了台面)
作家在众人面前,也许呈现的是他光鲜亮丽、
充满自信、能够侃侃而谈述说自己创作的历程
与其经纬,然而其背后的辛酸与所面对的评论
压力,可能又是我们所难以体会的。
本书在书名上玩弄了一种趣味,读者或观影者
有时会比较无法抗拒“真实故事改编”的文本
,总觉得那当是可信度比较高的创作,然而其
中真实的成份又有多少呢?特别是把《真实游
戏》看到最后,试着想想,如果自己一个亲密
的朋友,总是可以那么刚好趁别人都不在的时
候出现,而不会被别人得知自己的存在达三年
之久,机率又有多少?而L所为岱芬做的一切
,到底是为了帮岱芬加分,或者是为了取代她
的位置而做的布局?甚至有没有可能,L其实
是岱芬脑中的一个想像,幻想着有个比自己更
果敢、直率、毅然地面对各种人生挫折,一切
与自己个性、喜好、态度完全相反的人,可以
让自己重新开始?
这一切,也许只有作者自己知晓。或者,等作
者下一本作品出版后,是否也能看出端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