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教育的意义的书籍

楼主: zyxx (321)   2016-11-15 13:10:24
先推荐一本好久以前的书“优秀是教出来的”,内容是一个美国老师为了他的班级制定的班规,
就像小散文、小故事一样读起来很轻松,虽然不是关于教育的意义不过我觉得很有启发。
以下是对于“教育的意义”我的看法:
“教育”不等于“学习”,而只有个人主体的“学习”才能让成长。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习,但两者不相等。
如果你指的“教育”是现代的科学性教育、义务教育,
前阵子有一个很棒的youtube影片可以参考
"献给现代教育体制的诉状"大概五分钟的影片
(缩网址怪怪的,可以youtube关键字)
简单的说(影片加一点我的看法)现代教育体制教的主要内容就是知识,
知识对人有什么用,现代教育对人就有什么用。
可能是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也可能是学会算微积分这种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东西。
如果你看回古代中国的比较制式教育方式,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主,内容只是背诵吗?
我想还包括了对历史的见解、对人的道德要求,
而这似乎就是现代人最缺乏,而世界要良好运作所需要的东西。
拉回到“教育”,教育其实也从来不只限定在学校或私塾里。
家里父母、长辈的教诲,或是工厂老板、工头的指导我想都可以视为教育。
我认为“教育”就是“前人认为有益于后代而着意传授学问的行为”,
这学问可能是科学知识、是待人处事的道理、是世界观,端看前人所重视的点,
所以“前人”的角色是非常的重要的。
如果没有好的“前人”?很遗憾教育不可能会好。
但如果往回到更前面以“学习”、“成长”的角度来看,
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但并非不可取代的。
取代的方法是学生自己要认知到学习与成长是自己的事,然后自己想办法学习与成长。
我认为这种状况下即使比较艰苦,还是能够获得做人应会的一切学问。
也稍微有机会摆脱自身环境不佳的困境,当然这绝对是非常非常困难,
教育体制的完善仍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再回到一开始介绍的书“优秀是教出来的”,
里面很多班规都是教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而我认为这是教育最应该优先教的。
(还有思考的深度也很重要)
这本书是我国小的时候读的,那时候就很喜欢也学到很多。
所以如果大家家里有小朋友,
我真挚的建议有机会可以让这些小朋友自己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
让小朋友自己“学习”而不要一直等到“被教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