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6-09-11 23:33:42 如万花筒般绚烂的少女心──《倒立塔杀人事件》读后心得€
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50299333
最残酷的,莫过于掩藏在无辜童颜下的若无其事。
在二战时期渡过了惨澹日子的异分子阿部欣子,于空袭中
失去了家人,因着同学三轮小枝的善意而暂居其家中。战
后某日,小枝拿着一本装帧讲究的书给阿部,上头以手写
著《倒立塔杀人事件》,阿部看着看着,一则又一则真实
与虚幻混杂的故事遂即展开。
全书有三条支线,一条顺向地以阿部跟小枝两人现在的互
动为主轴,并探查著另两条支线的虚实;另一条则是小枝
跟两个外校学姊葎子、杏子,以及“自甘堕落”设乐久仁
子在战时的亲暱互动与针锋相对;最后一条则是虚构的故
事【倒立塔杀人事件】,由四个不同作者接力完成。
有意思的是,虚构的故事中藏着隐喻,究竟故事的原作者
何以写下此篇故事?而故事中的外籍新任教师朱勒‧盖曼
跟女学生水萌两人,彼此间诡谲又令人好奇的互动模式,
以及隐约出现在校园中的霸凌议题,都让这几条支线在最
后有如于汇集于下游的大河,错综复杂却不失条理,各有
脉络却互为表里。
作者皆川博子在《倒立塔杀人事件》中,描述了战前、战
时与战后女子学校的生活状况,不管是经济的荣景、国民
与非国民的争辩、不义之战等,这些议题与观点是那么地
影响着生活,然而女学生们的情谊与交流,仿佛又好像距
离这些景况好远;战时老师是坚贞的爱国者,战后却又成
为忠诚的共产党党员、禁止学生之间的同性恋情、教会学
校从宣扬耶稣的故事,到为日本帝国服务,大人间的荒谬
与荒唐,在作者的笔下不仅原形毕露。这一切也让人体悟
到,书中男孩的郁闷可以借由大打一架来排解,但无任何
反抗能力的年轻女孩,情感只能寄托在隐微的字里行间,
以及急需找到纾解出口的霸凌现象是其来有自的了。
此外,本书夹杂了许多文学、绘画、音乐的元素,除了让
人看到作者的博学之外,也可以看见该时代的女性为了展
现独立与渴求知识,在阅读与理解各项文本上做过许多的
努力,同时这些文本也蕴含着各自的心思意念。正因为对
于情爱不能太露骨,那就寄寓在各种文本吧。而横贯在全
书重要地位的《卡拉马佐夫》,也代表着少女们的内心充
满著挣扎、惶惑、道德的困境。有人因此而得到了救赎,
却也有人因而饱受冷眼与批评。
可以说,作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当时少女那种期待跟别人建
立关系,却又倍加限制的处境,在没有人愿意理解的情况
下,一路走来的颠簸,大概也不是一般大人们所能体会的
(是说,谁在意呢)?
《倒立塔杀人事件》中使用了许多种不同字体,除了代表
时间顺序的差异、叙事者的个别性之外,似乎也表现著每
个人的心思都不尽相同,若我们容易因为眼界所囿,名画
《刺瞎参孙》或本书书名《倒立塔杀人事件》,或许也展
现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如果眼睛让你业障重,就用不同
的感官或方式去体会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