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楼主: recursive02 ( )   2016-08-04 00:08:43
首先谢谢你这么好的回复 :)
提供了我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
※ 引述《DAKOU (大口)》之铭言:
: 张爱玲生长于传统官宦之家当中,
: 但母亲不为传统价值所宥,成年后的张爱玲在作的事一直都是摆脱家庭的束缚。
: 张爱玲有没有接触过女性主义?
: 她的确不太可能像胡淑雯一样,直接将理论拿来当成写作素材,
: 但依当时上海的开放风气,以及母亲三姑的家教,
: 你要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这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女性论述也是当时社会的一部份。
: 如果我的印象没错,张爱玲也有讨论过“自己的房间”。
: (讲的实在是有点心虚)
: 张爱玲的英文很好可以直接阅读外国的作品,这件事在《今生今世》里面有提及。
: 论及她的阅读广度以及喜好,她要直接念国外的女性主义作品不是没有可能的。
: (还是有点心虚,旁证的有点旁。)
: 好吧,上一段当作没看到好了(笑)。
哈哈 其实以上这段正是我想知道的事 只是没来得及花时间去考证
: 张爱玲的作品有很明确的厌女吗?
: 厌女的定义是,“男性将女性他者化而自我证成,而女性服膺于这种他者化的现象”。
这跟我读到的厌女(Misogyny)略有不同
你写的定义比较像是"女性歧视" (如果男女换成种族, 就很清楚)
女性歧视确实是厌女情节当中的一环 然而不是全部
以男性角度所表现出的厌女 是"女性蔑视"(包含歧视)
以女性角度表现出的厌女 却是一种"自我厌恶"
: 在张爱玲的“大部份”作品中,男性并没有明显的优于女性。
: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有非常明确的主动性,
: 或许整个社会架构下女性处于弱势(这也是社会现实),
: 但即使是弱势的如此不堪的曹七巧,都很努力的为自己争取应有的份际。
: 张爱玲的笔下真的厌女吗?
: 如果她是,我总觉得她笔下的女性不会长的这么张牙舞爪,而是像个笑话。
我觉得应该要说 在那个时代 真的有人不厌女吗?
厌女是一种"情节" 无关乎理性层面
无关乎你是保守父权派 还是女性主义者
许多传统的婆婆要媳妇生男孩 这就是一种厌女情节
然而许多的妇运推动人士 研读和支持女性主义者(包含我在内) 也都有厌女情节
正是觉得男性的地位优于女性 也在成长过程受过一些委屈 所以才关心这个议题
也许张的作品 女性的确有"某些"主动性
例如主动追求爱情 用一些伎俩勾引男人 在当时来看可能已经是非常前卫
但是那些主动性 于现今看来 不过是更好的去利用父权红利罢了
女性仍然从头到尾是被选择的一方
一朵要低眉歛目的修饰自己.否则就会惨遭抛弃的花
张爱玲是否"打从心底"的厌女 这一点我不清楚
她是否是女性主义者 我也没有定论
但是她的作品 钜细靡遗的描写女性是如何在体制下成为牺牲者
并且私以为 她其实有点在鼓励女性跳脱体制的味道
假如她不是有意识的厌女 那便是无意识地在厌女了 (以现在眼光来看)
至少 她的作品可以勾起我的厌女情节
: 再来,我很在意的一件事是胡兰成。
: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真的很傻吗?
: 我总觉得说这句话的人都不知道胡兰成有多迷人。
: 胡兰成,有叙述的作品除了《小团圆》,《今生今世》之外,
: 另一部是朱天文的《花忆前身》。
: 张爱玲非常缺乏自信,胡兰成称赞人的方式很美。
: 在他的掌心中你会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美的女人。
: 张爱玲会喜欢胡兰成,在人格特质上,我认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 在胡兰成与小周在一起的时候,张爱玲说“如果我爱一个男人,就要接受他的全部”。
: 她傻吗?我觉得,她在胡兰成的眼中,看见最美好的自己。
: 如果胡兰成走了,她也不见了。
傻不傻 当然是爱情中的人自有定见
同一件事情 旁人觉得傻 自己觉得不傻 那就是值得
然而我是个旁人 所以用旁人角度觉得她傻 这并不冲突
重点在于
她不是很认命.很懂算计.把婚姻当买卖的那种中国传统妇女
她不是她笔下常常描写的那种精明女人
所以我前一篇才说 这种本人与作品角色的差异像一种反讽
笑体制的荒谬 也笑自己的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