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鳄鱼手记> 邱妙津 -(1)

楼主: recursive02 ( )   2016-07-31 22:38:19
网志好读版: https://goo.gl/M6eI1E
...从前,我相信每个男人一生中在深处都会有一个关于女人的“原型”,
他最爱的就是那个像他“原型”的女人。
虽然我是个女人,但是我深处的“原型”也是关于女人。
一个“原型”的女人,如高峰冰寒地冻濒死之际升起最美的幻觉般,潜进我的现实又逸出

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绝美的“原型”,如此相信四年。
花去全部对生命最勇敢也最诚实的大学时代,只相信这件事。...
邱妙津毕业于北一女、台大心理系,毕业后到法国唸心理研究所,写完这本书后没几年就
自杀过世,享年26岁。这本可以说是她有生之年最为完整的作品。
这是一本半自传小说,是女同志文学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在20年前,同性恋还普遍不为
大众接受,甚至被视为传染病的时代,“鳄鱼”代表的就是不能见光的同性恋者,平常穿
着人装混在人群中,有时紧张兮兮、有时又悠然自得的看着新闻对她的过度好奇与夸大报
导。
书中是以第一人称“我”来描写主线,一个女同志 (其实就是作者邱妙津本人) 在大学四
年期间的恋爱、分手、自我探索的过程。另外短篇幅的穿插著“鳄鱼”的视角,象征著作
者内心被压抑著的部分,配合故事的走向,用幽默又无奈的口吻,隐喻著外界的无知与压
迫。
我不是第一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是高中,第二次看可能是大学,总之年纪
很轻。坦白说,对我来讲,这本书里的某些重大情绪转折简直毫无预兆,因此实在很难懂
。我不懂得为什么爱上一个人要这么绝望,然后要在一切都很美好的时候突然将对方推开
。难道,除了自毁,真的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
多年后的今日,我接触了性别理论,长了些生活历练,重看一次<鳄鱼手记>,就突然对于
一切的转折都了解了。感叹于作者敏锐晶亮的心灵,然后深深折服于那些文字意象的美。
主角在大一时在文概课巧遇高中认识并暗恋的学姐水伶,水伶是个外貌姣好、女性化、凡
事需要人照顾的女子,而主角恰好是外向不羁、喜欢照顾人的类型。两人依赖渐深,最后
在一起。大一快结束时,主角因为克制不住自己对水伶的性渴望,不顾水伶百般哀求,毫
无预兆的与水伶分手。18个月后两人复合,但水伶只希望两人拥有精神上的关系,已经不
如以往爱她 (用水伶的话说,我爱大一时的你,不爱现在的妳),最后主角仍然失去了水
伶。
虽然生命中也有过其他人,但水伶就像躺在永恒的玻璃棺材里,葬在主角心中,俨然是主
角收藏着最美好的部分。天才般的文笔,使第一话的段5~段8是有如鬼斧神工,美得不沾
染一颗尘埃。
"
每个星期天夜晚,我都被迫想起她,像讨厌的作业:必须下决心不再去上“文学概论”。
每个星期一昏睡整天,到了接近三点,却会自然醒来,骑着“捷安特”赶到教室。每个星
期一的傍晚下课,水伶都会自然地跟我回温州街,宛如她回家的必经之途,然后我陪她等
74路公共汽车,在法式面包店的长椅上,等待。祕密约会的形式,简单而式样整齐,清淡是高
级犯罪的手法,一边贿赂巡防的警署,一边又任犯罪意欲在蜜糖培养皿中贪婪滋长。
其他时间,没有任何关联,我也不想到她。她是星期一的幽灵。星期一,我亡灵的祭典
,她带着玫瑰来祭我。披一身白纱,裸足飘来,舞著原始爱欲的舞蹈,闭眼,醉心迷狂,
玫瑰洒满旷野。她在祭我,她并不知。每周一束玫瑰,在玫瑰身上,我仿佛看到自己还活
著,鲜活可以轻跃去取走玫瑰的,但总有玻璃挡在前面,伸手是反射的映像。星期一结束
,玻璃的映像是更厚的玻璃。
温州街的小房间。枣红色雅致的壁纸和黄色的窗帘。到底和她在那里说了些什么?木床
放置在地板,她坐在床尾,与衣橱紧夹的缝隙间,背对着我,极少说话。我说很多,大部
分的时间都说话,什么都说,说过去惨不忍睹的遭遇,说我记忆中纠缠不放的人物,说自
己复杂、古怪。她玩弄手中的任何东西,不以为然地抬头,问我怎么复杂、怎么古怪。她
接受我,等于否定我否定的我,纯真如明镜的眼神伤害我,但她接受我。我自暴自弃说你
不懂,每隔三句话说一次,逃避她的接受。她眼里泛著更深更透亮的光,像海洋,勇敢地
注视我,安静仿佛没必要说一句话。不会了解的。她相信她懂。无论如何,她接受我
— 多年后,知道这是重点。
眼睛,也是支点,把我整具骷髅骨架撑起来,渴望睡进去她海洋般的眼。这个象征此后分
分秒秒烧烤着我。眼睛支撑起我与世界之间的桥。红字般的罪孽与摒弃的印记,海洋的渴
望。
"
在书中处处可以见到<第二性>中所描述“阴性”的意象,也就是水、海洋、月亮,令我想
起刚看的电影<下女的诱惑>的ending画面。突然想到一句话,忘记出处,”You’re so
rough, and I’m so delicate.”。相较于大部分男人的面对各种生命情态的傲慢粗鲁,
女人的确是既神秘又美丽。即使是(不幸身为)异性恋,很多时候我也能感受到女性言行间
充满魔幻的魅力,以及内在细腻丰富的美质。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听到一个异性恋女生说,比起看帅哥,她更喜欢看美女。女性欣赏美女
,并不是带着本身的性欲望,而是她从父权社会学习到“男性凝视”,换言之就是用男性
的眼光在看待女人的身体,包含她们自己。就好像你原本考了80分原本自觉不错,但是看
到隔壁小明考90分后就开始自卑,因为你开始用小明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女性通常都对自己的身体不够有自信。即使她们已经很美,总还是会有一两
个不够满意自己的地方。因为这是个父权社会。在这个社会底下,男性是主体,女性是客
体。所以整个社会都默许女性的身体被标价和贩卖、被批评和指点,因为她们是“被幻想
”的对象。
虽然女性可以透过交易自己的身体来提升生存下去的资本 (包含狭义上透过性交易取得金
钱、艺人穿着清凉抢曝光率,广义上,透过婚姻来贩卖子宫的生育能力,以取得长期饭票
,也可以算是一种交易),然而这无助于女性实际地位的提升。贩卖身体的女性,会被归
类为父权社会的弱势端,而整个社会的认同,还是会给予那些可以“做大事”、“功成名
就”、阳刚性的男人,他们是购买女性身体的消费者。
由于父权体制是资本主义衍伸的一环,这个体制的本质充满control-obsessed(控制执迷)
。资本主义说,富人可以控制穷人。父权主义说,男人可以控制女人。所以穷人至少还可
以回家打女人,以消解一整天在外工作被压迫的心理不平衡。
然而control-obsessed(控制执迷)并不会带给人快乐。即使是控制人的人,也因为担心着
权力的丧失,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块接近人生哲理,我可以找机会再写。
很多人会误会女性主义所说的男女平等。他们认为,男性与女性从生理构造上就不一样,
不可能消弭男女之间的差异,因此不会有真平等。但这其实是误会。因为,我们并不是要
将“生理男性”与“生理女性”画上等号,也不是要消除心理“阴性特质”与“阳性特质
”的差异,而是在追求:
(1)“阴性”不等于“女性”,“阳性”不等于“男性”
社会风气可以接受很man的女性或很阴柔的男性,女性可以表现出阳刚特质,而男性可以
表现出阴柔特质,不会被歧视。
(2) “阴性”不等于“比较差”
作者: Liat (Liat)   2016-08-01 00:08:00
父权体制是资本主义衍伸的一环 =>这句怪怪的
作者: thegod13 (thedog13)   2016-08-01 15:41:00
父权体制从农业社会就有 资本主义是工业社会以后兴起你要讲的是 资本主义为主的社会进而强化父权体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