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517-culture-hansheng/
汉声对我的影响
我出生在1983年的台北,一两岁的时候,妈妈在晚上唸故事书给我听,唸完会教我也
唸一遍,有时候她累了我还不想睡,妈妈就想出一个办法:开录音机,把她和我的声音都
录下来,然后放给我听。老妈后来写文章记过此事,也常和朋友讲,说看我听着自己声音
的反应很好玩。我则是完全不记得这些,那些录音带也都不见了,不过,应该是满好玩的
吧。
我最早的记忆,是两岁的时候,有两个,一个是跟妈妈逛植物园,这只有模糊印象;
另一个很清楚,就是唸出了电视节目《强棒出击》的“五花八门”单元,打在萤幕右边的
“五花八门”四个字。当时也没有什么像是“我认得这些字!”之类特别兴奋的感觉,妈
妈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总之很平常,但就是记下来了。后来我想,为什么我那时
候就认得这几个字?可能有一两岁时那些唸书录音的影响吧。
三岁以后,我就记事了,而且自有记忆开始我就认得不少字,能自己看书。哥哥大我
四岁半,爸妈给我们买了很多书,除了一本本故事书、图画书,也有一套套的儿童版世界
名著,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套精装十二册的《汉声小百科》,每册的颜色的不一样,光
是排列这些色块就很好玩了。如今看来,前五册是鲜艳纯色,第六册以后改为中间色,似
也暗示著内容的从简单到稍微复杂。
这一套书是如何的精心制作,塑造一个以太极图为纹章的外星人小百科来向我们阿明
与阿桃两兄妹神游家国宇宙、介绍各种常识,已经有很多文章讲解过了,这里我就只讲我
印象比较深刻的两点:
第一,是主角的家世。在介绍家族观念的篇章,这两兄妹说出了自己的全名李永明、
李永桃,而且按著族谱追溯出,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这就给我一个印象──尽管
现在只是普通市民、中等人家,但祖上是很辉煌的,虽然它也提到了这祖先的后代很多。
我小小的心灵,似乎也生出了一点景仰。而今回想起来,这个设定太有趣了:为什么要给
主角认一个皇帝当祖宗?为什么是李世民而不是别人?
答案也很简单:长久以来,唐太宗的贞观盛世集中了许多最美好的对中国的想像;让
他做阿明与阿桃的祖宗,也就是在我们读者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和其他故事书一同引导我
们去认同那之中的雍容气象。高中以后,我渐渐读到了李世民种种不光彩的事蹟,了解了
那些美好想像是怎样一回事。然而,我并没有因为它的不实与幻灭而厌弃《汉声小百科》
等书曾经传达给我的向往,因为这向往本身可以让我们发心去继往开来。
第二,是野外求生篇里,阿明与阿桃一起爬山,穿越森林与溪水,途中碰到各种状况
,兄妹都各提出一种处理方式,通常阿明的比较急进果决,阿桃的比较保守谨慎,哪个对
呢?下一格你就会看到“○”和“╳”标在两人的笑脸或苦脸旁边,内文说明谁的方式比
较对;我还记得,十题里面,阿桃对得多,阿明对得少,我就很不服气:为什么是男生错
得多呢?我其实也比较同意谨慎的处理方式,而相对的,对阿明答对而阿桃答错的几题,
我就回味了很多次,并且建立了一个观念:有时候,还是要果断。
你用现在的观念来读这段回忆,或许可以说,从这一点“不服气”开始,我启蒙了对
性别议题意识,而且开始会质疑文化霸权对刻板印象的建构……然而一个四到七岁的小孩
最好是想得到这么多。又或者你会想说“抓到了”,然后去检讨它不应该这样塑造、那样
安排……如果《汉声小百科》成书在后现代主义流行的1990年代以后,一定就会被这样挑
剔吧。
还好,它成书的时候,我读它的时候,都没有这些观念。编者就是尽心尽力把他们所
知道的常识整理给我们,把他们所带有的情怀传递给我们。而我也没有把它当成神书或者
圣经,因为小孩子一个性格是:长大一点,读到其他的书以后,就会觉得《小百科》是我
小时候看的东西,而不会再多么看重,就只把它放在记忆里一个角落。更何况,当年爸爸
妈妈也没跟我说《汉声小百科》有多么多么好,就是让我自己看而已。
上了小学,学校图书馆与班级教室里,也总会有几册《汉声小百科》与《中国童话》
,说来奇怪,我家没买《中国童话》,而我在学校也没有特别去找它来看,于是到今天都
没把它读过一遍,大概只看过其中一部份吧。我是很爱看书的人,为什么竟然忽略了汉声
这另一套名作?就是因为会轻视“小时候看的东西”吧。
我一年级开始读《三国演义》,二年级开始读金庸,三年级开始看张大春、黄春明、
小野、郭筝等当代台湾作家的小说与散文;四年级的时候,大舅舅一家从美国回来,住在
我家楼上,我们就把《汉声小百科》、《儿童大百科》(这个有36还是43册我也不记得了
)和一大堆乐高积木、小叮当漫画传给了小我三岁和五岁的表妹、表弟,后来也不知道又
转到哪里去了。
如果你问《汉声小百科》对我的影响,我会觉得有点难说。一方面,所谓“后来居上
”,长大一点后读的更深的书,印象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它毕竟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
,就给了我一种纯正的文化情怀。便如我已不记得一岁多时妈妈教我唸故事书的事情,但
后来我能早早就开始识字,必然是有其影响的。我是有些叛逆性、喜欢与众不同的人,因
此四五年级以后,觉得汉声的书太正经了,就没再去多找;然而,到了高中大学时代,台
湾的流行思潮转向“去中国化”、破除各种传统迷思的时候,我却就站到了传统派这一边
,与那否定的力量作战。
所谓“当时只道是寻常”,二十几岁以后,尤其是待过大陆、香港,和新一代的代沟
也渐渐出来以后,我才愈来愈意识到,汉声在台湾出版业与文化界创下的传奇,是多么动
人、多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著作贯彻了“文化高于政治”──他们当然有配合
当年政治环境的内容,吴美云女士他们当初也就是由强烈的国族情感所驱动,想向外国人
、下一代介绍正确的中国文化知识,才投入这个行业的;但一做了下去,意识型态之争便
不会重要。知识与情怀的诚恳传递,才是首要的考量;这诚恳,足以超越各种各样的挑剔
。
那些厌弃传统、否定国族情感的人,做得出和《汉声小百科》一样好的童书吗?不,
我不应该问这种斗嘴的问题。我该问的是:我们这所谓的“传统派”,现在还能做出一样
好的童书吗?这个问题还是太不够积极了。更该问的是:我能做什么?我能怎么做?
年岁增长,我们这一辈人,纷纷结婚生子了;看到小孩,自然都会想:等他大一点了
,我要给他看什么书呢?于是《汉声小百科》纷纷被我们从记忆的角落挖出来了。但是,
三十多年过去了,如果我们还是只有这几套书,那也未免太可悲了。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台湾解严,出版业乍得自由,臻于极盛,童书行业也在激
烈竞争中起起落落倒下一片片,此等景况大概是不会再有了。然而,汉声的缔造者,以及
“汉声学校”毕业的出版人,有许多还健在,还记得编辑的手艺以及那个年代的情怀,我
们应该尽力把这手艺与情怀传承下去。缺钱?没市场?你怎能断定呢?当年《小百科》的
小读者,现在三四十岁了;有小孩,有钱,而且愿意花钱、愿意挺你的,应该也有不少了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意识中,《汉声小百科》就像稍后的《这一夜,谁来说相声
》一样,应该是每个台湾人都看过、听过的东西。──实情当然不可能如此,但我就是这
么感觉的。我觉得这个感觉非常重要,而它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对的?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感
觉它不再对的?现在的教科书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孩也不一定和我们一样都看过《
三国演义》这些古典名著了,我们还有多少大家都看过的东西?小叮当吗?它也改名叫哆
啦A梦了,而且它毕竟是日本的,不是我们自己人的。这在文化、政治与商业上,都应该
是必争的问题,不是争论,而是卷起袖子,跳进来拼上身家性命去争。
如果,有汉声的元老,或者其他能继承吴美云女士遗志的人,想要在这个新媒体的时
代,再发起一个什么企画,我想,连同我在内,当年汉声的小读者,以及现在六七十岁升
级成为祖父母的家长,会有不少人愿意赞助的。我希望,三十年以后,我也可以成为一个
能得到现在的小孩子支持,去进行更多企画的人。
附录
写作本文之前,我在脸书上请同辈朋友一起来聊聊汉声对自己的影响,得二篇,谨附
录于下,供诸君同参。
司徒嘉恒(美国加州律师):
我小时候家中有买,但最迟到五年级便没再回头看。以小学中高年级生作为主要阅读
群的《汉声小百科》,其制作品质以今日的标准来看仍属第一流。但如果要说它对我的影
响,却又很难具体指出它的影响力何在。这也许可能是因为:有识见与能力为自己的子女
购置一套《汉声小百科》的家长,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其理解力与阅读力往
往早熟而很快超越了《汉声小百科》的局限,而自己去找寻其他进阶的文本来阅读。读得
愈多,就愈被后来的文本覆蓋淘洗,培养出来的世界观也就日益复杂庞大,无法再回到过
去台湾仍是自由中国的美好年代神话中。就有形影响力而言,它远不及金庸的武侠小说、
高阳的《慈禧全传》、王文兴的《家变》或霍金教授(Stephen Hawking)的《时间简史
》,但我也可能低估了它的无形影响力:它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是严肃知识的对话主
体,开启了心智风景,即使以它自己有形影响力的消失为必然代价。
胡立志(化学博士):
我是学科学的,《汉声小百科》对我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汉声小百科》提供的知识
,和着意引导读者求知、体验精神的设计,都极为珍贵,对我助益很大。无论是四岁的我
(问我任一主题,我可以说出在几月号,直到二十几岁)、国中小高中的我(写报告《小
百科》的资料超好用,地球科学的知识比国中课本更强)、大学的我(教小朋友科学,《
小百科》是最好的参考资料),每次读《小百科》都还有新收获。要讲意识形态,从我、
家到台湾(乡土内容的质、量即使摆在现在亦属前列)、中国(主打文化中国而非政治中
国)、世界宇宙,《汉声小百科》是正大平和的同心圆社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