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Edgar Morin《时代精神》&《大明星》

楼主: momomom (momomom)   2014-08-10 18:56:42
(因为标题限制太短无法容纳全部书名,
正确应是《时代精神》《大明星:欲望、迷恋、现代神话》
前者简体,后者繁体)
 
 
埃德加·莫杭(Edgar Morin,阿陆翻译为莫兰是从英文,法文应该是发h音才对)的两本
著作。
 
阅读这种事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只是没有预先画好的图像,每个人的阅读生涯
最终拼出什么来各凭本事。关于莫杭,一简一繁两本由他人书写的序言可以拼出一个小梗
概。
 
《时代精神》告诉我们,莫杭约和Bourdieu同期,但两人对“大众文化社会”的看法和研
究取径南辕北辙,1962年《时代精神》甫一出版,Bour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本书的大众
文化研究是“可悲的阐释”、“放逐于科学世界之外”,从此这本书就被丢到社会学冷冻
库里了。四十五年之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副教授埃里克·马塞发现它的看法好像很有参
考价值,就把它重新发掘出来,这时(2006)莫杭还活着,还帮这本重生之书写了序言。
 
然后辜振丰在《大明星:欲望、迷恋、现代神话》跟我们说,其实当初Bour先生和Mo先生
曾经竞逐过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只是后来Bour先生赢了,虽然年份不明,但我们大概可
以猜的出来为什么Bour先生评论用词这么激烈。大凡读过傅柯狂放的生平的都会知道法兰
西学院的空位就是把杀猪刀,会把一切肌理和血腥都摊开。
 
不管怎么说,两本序言都在重新肯定莫杭的观点,辜氏还说早在1980年代,不热衷于炒作
学术流行的日本学界已经推出了莫杭的十几本译作,基本上是借由日本学者的“高品味”
来肯定莫杭的学术地位。
 
那么莫杭和Bourdieu的差别到底在哪里?为何两个人非要战得你死我活?莫杭在序里把说
的一段话或许可以概括说明,他将Bour先生的看法称为“社会学简化论思想”,并说它“
把审美的爱好和厌恶关闭在社会阶级的规定性中、甚至是一定的社会—职业阶层的习性中
”,“习性”被粗体化,指的当然是habitas,也就是说,莫杭认为Bourdieu是决定论的
,而他自己并不如此。
 
从书名也可以看出端倪,莫杭说,是大众文化而不是别的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但
Bourdieu用的却是《防火墙》这样的概念。两者的分野很容易让我们联结到法兰克福学派
和日常生活学派的差别。
 
姑且不论Bourdieu的批评是不是走阿多诺的路子,但莫杭的方法论的确和日常生活学派很
相近,任何讯号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都不是被单向喂养的,接收者会不断的赠以拒绝的
讯息并强迫发送者给予他们想要或需要的(想想韩剧版最常出现的赞赏:“老梗新意”)
。而在整个世俗的流行文化中也是如此,于是媒体或娱乐产业若是不将其受众放在眼里认
真考虑,那它注定会被市场淘汰,因为没人“买帐”。人们需要新的东西、想看新的东西
,这样的力量推著产业前进,并从中产生出了属于我们时代的特殊创意和文化景观。
 
《时代精神》是规范性著作,理论的推演和案例的论证并重,《大明星》就几乎是运用这
样弹性化的研究眼光所写出的一本书。在《大明星》中不会见到任何谴责的言词,不会有
人说你花钱去看小时代是傻逼,它走的是历史研究的路子,将好莱坞整个明星制度的建立
、兴盛、衰落和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明星制度如何形塑理想男性女性、明星取代宗教
成为一种新的信仰并有自己一套的崇拜仪式、明星体制衰落后意味着什么?总之他想获得
的成果是:借由明星体制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明(莫氏原用词)的什么。而这不折不扣是
一个社会学式的研究。
 
总之,对大众文化有兴趣的可以读读看,两本都不难读而且题材又亲切,翻译不管简繁都
算清楚流畅。它还会告诉你很多小知识,譬如“中毒”这个词1930年代就有了,只是他们
可能对克拉克盖博中毒而我们对都敏俊中毒。日常生活学派不管是研究方法还是观点,说
服力都极强,值得在其建构好的基础上继续思考。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晓)   2014-08-10 23:24: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