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代号:孙中山》这本小说是以笑闹的方式进行,
但却是一出隐喻台湾民众赚钱史的缩影故事。
从阿左一行人所选择的打工开始,可看到台湾从六零年代号称经济起飞后,台湾人在想尽
办法赚钱的百态。故事中阿左一行人无所不赚,从做塑胶花、西门町卖笔到捡拾资源回收
。让人仿佛看见了台湾代工文化、制作廉价品高价贩卖(且强迫推销)、把他人的垃圾当作
宝物般捡拾的赚钱方式。他们每一次的争钱行动,都象征著台湾人集体赚钱的产业样貌。
然而再怎么努力,却依然没有办法赚到所需的金钱,似乎也诉说著台湾这几年下来,集体
努力赚钱的结果却是不断的空转,人们依然陷入了恒穷的状态。
当他们决定去窃取孙中山铜像时,似乎象征著台湾人为了赚钱,甚至愿意贩卖所谓的“国
格”赚取金钱。但更有趣的是,这个所谓“国格”,却也只不过是某个特定族群塑造出来
的伟人罢了。对些连下一餐都不知道在哪里的高中生来说,这尊铜像仅只是可以拿去换钱
的金属,所有被塑造出来的意识形态、知识历史对他们都是无意义的,孙中山铜像对他们
仅是可回收宝特瓶或是纸张类的物品。
他们膜拜孙中山,不是因为课本里写的事蹟,而是他结结实实的印在红色百元钞票上。也
点出了台湾人价值的追求。就算上层的教育汲汲营营的想将国族、民族等意识形态灌入台
湾人的脑中,但其实台湾人所追求的,就只是一个“有钱可以过日子”的生活而已。然不
去思索自身的的状况下,反而无法摆脱穷困。在行动失败后,学生被迫在教室写下三千字
悔过书,他们发现自己没办法描述与反思自己的行动,亦或是做出任何辩解,他们仅知道
自己很穷,需要钱。隐喻当前台湾人无法解释自身处境的状况,钱成了烙印在台湾每个人
心理的唯一符号,其余的像是文化脉络或历史记忆,台湾人已没有能力可以诉说了。
虽然《行动代号:孙中山》是以孙中山铜像做卖点,但其实整体是在讲台湾人想摆脱贫穷
却不断的困在穷困中的悲伤情境。在反思的过程,这些追逐的人却发现他们不知道自己在
做什么,未来却仍不断到来,大伙仅能硬著头皮继续在困境中打转。
借由学生失败的行动,描述他们无法摆脱的困境,隐喻台湾现今每个“穷人”所遭遇到的
状况。在故事中阿左小天等人曾表达出,穷到被鬼抓走不可怕,穷到鬼会怕才叫恐怖。贫
穷是他们最恐惧的阴影,除了赚钱,其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本来就不那么重要。摆脱穷困
成了一种目标,也是一种诅咒,催促台湾人不断向前,也不断的绊倒台湾人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