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人认为拿Gogoro完整的充电网络和新建网络相比是大人打小孩不公平
但事实上Gogoro的充电网络就是他们的品牌护城河
要投资大量金钱和时间才有办法布建一样完整的充电网络,正是他们的品牌优势
中华车初期说要布建150个充电站,但实际上呢?
在理想的状态下,假如车子卖得好,更有资金可以扩充充电站
充电站多、充电方便,回过头来更带动销量
但假如车子卖得不够好,成本无法摊提,充电站扩充速度可能就不够快
连带又影响车子销量,掉入死亡螺旋
当初微软推出Windows Phone的时候也是面临一样的问题
微软手机商店的软件不够多,影响消费者购买Windows Phone平台手机欲望
因为用户少,开发商又更不愿意开发手机软件,形成死亡螺旋,最后宣告失败
所以一个有规模效应的产品是不是能够成功?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
也就因此,Gogoro成功存活下来的换电网络当然是他们的竞争优势
消费者考虑换电/充电网络的成熟度来决定购买与否,是在合理也不过的
就跟你选择手机平台的时后考虑APP Store的软件是否充足一样
都是合理的决定
反而是"预期三年后充电网络会很发达"来决定购买这种行为比较意气用事
比较是脑粉会做的事(例如Gogoro第一代车主)
根据现有充电网络的规模做为比较基准,相较之下不确定性少多了
其实是个很合理的选择呢
※ 引述《tccan (阿骏)》之铭言:
: ※ 引述《c1951 (QQ)》之铭言:
: 原文吃光光,来说一下我个人对这台新电动机车的感想。
: 简单讲,中华车新推出的IE-125这台电动机车,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 就算是价格比 GOGORO2 还要再砍半,我也不会去考虑买。
: 至少 GOGORO 的换电站在离我家半径10公里内至少就有5座以上(台南市善化区),
: 最近的一座换电站只有大约半公里左右,万一没有电了随时都可以换电池,而就算
: 放大到半径30公里内,更有超过30座以上的换电站可以随时利用。
: 但回过头来看,中华车的IE-125,标榜可以自家充电 (其实 GOGORO 也有自家
: 充电的设备可以买,但是换电更快更实用),而且IE-125号称有充电 10 分钟就可以
: 充满50%,超过 70 公里的续航力,但是这个超级充电站,要等到明年中的时候,全
: 台湾才至少会有 150 座的设置,换句话说,等到了明年中,离我家半径 10 公里内
: 还不一定会有设置,就算有,难道我骑到半路没有电了,还要牵到这个超级充电站,
: 然后等10分钟,才能充饱 50% 继续骑下去吗?等10分钟,GOGORO 都可以再往前骑
: 至少15公里以上的距离了。
: 如果没有这个超级充电站的话,虽然说还可以直接向路旁的住户借用一般的插头
: 充电,但要充饱 50% 的电力,至少就要等 30 分钟以上 (中华车的规格是写充饱要
: 4小时,等于充 1 个小时才 25%,而且一般的住家还不一定就会很大方的把插座借
: 你充电,这样一来,个人认为比起 GOGORO 根本就完全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基本上就
: 变成只能在住家附近骑一骑了,如果你是靠骑机车通勤上下班,正好来回的通勤距离
: 在30公里上下,就只能每天先在家将电池充饱后才能放心上路,万一哪一天突然有其
: 他的需求需要再额外的骑乘时,就要考虑续航力的问题与找地方充电的问题了,远不
: 如 GOGORO 直接就骑到最近的换电站直接换上一颗电池就可以马上上路来得方便。
交换站营运成本太高,总是要源源不绝的月租费供养啊...
400W差不多一个晚上满两颗 也还好 只是不太能接受自充还要里程费 如果只收月租500左右能自充无限里程也是不错的
作者:
ninjaxin (逢甲金城武)
2019-07-24 20:53:00推这篇
作者:
iem2000 (爱一遍 2000年 )
2019-07-24 18:39:00gogoro投资是百亿的...中华有一亿吗?
作者:
Nightu05 (Tiffany)
2019-07-24 18:50:00想自己充电,无奈双北只能买大厦啊啊啊 机车格得用抽的
作者: aliangh (嘎嘎) 2019-07-24 17:54:00
399+*2就买GGR的吃到饱 签约3年 路过就换电还不用回家换车 不过不能连续超过1600km 要提啥非商用的证明
作者:
bla (暱称一共要八个字)
2019-07-24 09:53:00这台初期月销售应该超过1000台没问题吧(或许还低估
现在政府补助那么多都亏损连连,等不补助到原价,销量一定衰退,那不是亏更大
充电式的要建设非常的快,只有一个插头就可以是充电站了,最多就拿一个铁盒子再把它防雨淋溼而已,充电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反超换电站。而且充电站更能集客,餐厅超商购物中心设立充电孔,将可赚充电费加一般消费,可以说具有两面赚的获利,不像换电站很多人只是花个几秒钟就走了。
作者:
slrmbenz (slrmbenz)
2019-07-24 17:03:00照目前讲的月租399+电费很适合摩托车快递阿 两台轮流骑电瓶挂了出保 只是不知道容不容易换而已
推原po,我也认为电网的确是睿能最有价值的部分,倒是充电式的机车我反而觉得相较之下没有换电式的有竞争力,但是这篇文章下的推文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支持论述,只有看到在讲为什么GGR模式没办法成功的反对意见就是了XD
作者:
xhung (xhung)
2019-07-24 16:05:00推原po 观察新创公司或产品线 本来就不是看盈亏
快充1分钟3元啊 充10分钟能半饱 大约30公里的里程
作者:
Yaiba (绯心刀刃)
2019-07-24 15:52:00一分钟3元 三公里?! 所以时速180?!
作者:
kutkin ( )
2019-07-24 15:41:00因为中华想卖电吧 一分钟3块,如果充电站能分到愈多,愈多人想加入卖电
1分钟3元 里程约3公里 其实还是比1.5元/公里便宜很多
隔夜充还是车充要有车库环境啊...放骑楼不怕充电器被拿走吗?XD如果家充时间能缩短到4小时以内,不是更好...五千八不用在外过夜....
反正狗肉除了你能证明非商业使用然后每个月都骑到3000公里以上 或者一个月缴399骑145公里以内 不然怎么算都是比ie125在家自充贵
作者:
u92202 (绿茶无糖少冰)
2019-07-24 11:06:00有道理,但也是三年后验收,现在一堆键盘CEO是?
作者:
lalauya (goddamn)
2019-07-24 11:50:00某楼蛮可悲的,为了反狗肉逻辑都反智了
作者:
aalittle (a little)
2019-07-24 12:12:00差别是GGR走换电,初期建置点不多时,如果家里附近或通勤路线上没有换电站就几乎不太想买了,而中华车自充为主,充电站为辅,初期站点不足时,就长途出游比较受限,短程基本通勤则比较没影响(能接受自充的话)
作者:
kutkin ( )
2019-07-24 07:42:00GGR不就一直换方案涨价吗
有人会酸你没买透天 车库 呵我买透天车库我还在跟你骑狗肉喔
在停车场拉几个插座并不是多贵或多难做的,只要大楼住户讨论后请厂商施工就完成了,如何收费再看各大楼住户怎么订方案
充电还是个问题阿,一来我想住社区大楼的比住独栋的人多吧?那迁回家充就完全无法,再来是充电就是要花时间、占位置,充电站需要多大的空间?ggr换了就走所以不怎么占空间,这款就…空间太小会不会有牵去充电发现没地方给你充的情形?
gogoro拿完补助还不是没办法让月租费比骑油车便宜
没关系,政府补助到底,不用怕,反正都从人民口袋拿的,不用怕拿完
作者:
leo10 (好人的宣判)
2019-07-24 12:21:00我宁愿能自己充电,然后电池能加大,续航提升,车体大点也无妨
现在说Gogoro成功存活下来真的太早了,还在连年亏损所谓的品牌优势若是建立在亏损的基础上,算护城河吗这条河最后可能把自己的裤子都冲走了
这边还没讲到存活,而是考虑成功建设到这么大的网络是竞争优势另外成长中的公司要看的不是营亏,要看的是现金流是否健康,只要现金流持续成长、能够转正、趋势能够维持,就算亏损多年也都是很健康的公司,好比Amazon、Netflix也处于长期亏损状态,但是现金流健康,公司体质没问题,所以要批评GGR如果只批评亏损的话是没有切重要害的切中要害的批评是:1.商业模式无法永续->现金流无法长期为正;2.初期亏损没有换来产业护城河->竞争厂可以轻易切入市场,市场被瓜分营收无法成长因为没有公开资料所以只能猜测。关于第一点,GGR的15万订户,假如平均月费是500元的话,每月收入7500万元,是否能足够摊提充电设备的边际成本然后有赚? 要多少订户才能开始赚? 关于第二点,一开始烧钱投入建设的这些充电网络,是否有提供GGR足够的竞争优势,形成其他车厂的尽入障碍? 这些都是可以分析的问题,不是说只看帐面上营亏就能够推断就是了。
Amazon、Netflix都有股票上市公布财报可以检视你要从何判断GGR,你说这些都是可以分析的问题,但没有数据要如何分析你原文就有说Gogoro成功存活下来,我是复制你的文字贴上的
我是在对比"成功存活下来的换电网络"和新业者"尚未实现的换电网络",不是在预测GGR数年后一定能成功存活下来我退这么多步要讲的,就是根据现有资料(帐面亏损)无法
推论GGR是好是坏,光从帐面亏损来批评可能略嫌武断
没错呀,油车低成本和成熟的燃油引擎技术的确是油车市场护城河,这我并不反对包含广布的加油站、修车系统,这些都是油车市场的护城但我通篇没有在比油vs电,而是在比GGR vs 新电车网络油、电目前看来各自有各自的市场,无法互相消灭彼此,会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GGR换电订户成长到饱和时(20万?30万?50万?)的月费收入是否高过维持换电网络的成本,决定他能否永续经营
GGR的系统是否能够轻易被其他电车系统取代,决定他是否能够长期拥有这些用户(护城河是否够深),如此而已。
大部分在观望的通勤族,都还是在等成熟的充电系统并不想只是为了电车而跳进GGR高额收费的坑
我对于emoving或其他竞争者的进入都是乐观其成的,最后
作者:
incident (平镇金城武)
2019-07-24 04:32:00理论上中华汽车资本是很够的,不过那也要看有没有心要搞
受益的都是消费大众,我想沟通的是分析产业的方法总归两句1.充电基础设施做为他厂进入障碍当然不能抹灭
其实充电车面对的客群也和GGR不同,GGR有自己的市场
2.亏损不是判断成长中公司好坏的依据(好坏公司都会亏)
emoving是上打GGR下打充电代步车,也算是开拓一个新的电车级距,消费者选择也更多了
不好的补贴只是白烧钱,什么都没有留下,例如Uber补贴
完了以后,消费者转用别家叫车软件只是一个按钮的事,根本只是白烧钱。好的补贴会留下顾客黏性,例如现在GGR有15万订户愿意每个月付400到1000元的月费,而且一付就会是好几年,等于GGR一开始赔钱卖车,之后再用月费慢慢补回来,至于能否永续经营,要看月费vs电网维护费哪个
但如果用户都没走,但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无法赚钱那这样公司能支撑下去吗
比较大?大多少?车子能骑多久?来决定赚钱与要看月费收入vs电网维护成本,而不是帐面上营亏一个很赚钱的公司,帐面上照样可以亏钱,因为收来的现金全部用来投资自己公司的未来(建置基础设施,研发,扩充产能等等)
你去参考看看TESLA的商业策略,不但把车辆售价降低到能和油车竞争,充电成本也能竞争消费者就算对电车的信仰不足,买TESLA也并不会成为
盘子,但GGR的换电费用高出油钱太多,只能靠电车信仰加值,但通勤族大部分还是精打细算的
我个人士认为台湾电车油车两个市场无法互相消灭,电车
其实有点像油电混合车vs纯油车 的市场油电混合车长期其实没有真的便宜,而且车价又贵但还是有办法长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因为就是有一群消费者认为比较好开,市区/车库噪音小没废气很爽只要这一群人数目多到能够分摊换电系统成本,电机车就能永续经营不被消灭
如果GGR必须要再提高收费才能永续经营的话,市场会萎缩,用户一定会减少
你是说提高月费吗?GGR有要提高月费?抱歉我没跟到这新闻
那是我的假设,所以用如果。但目前收费还是亏损你说要分析的项目,我也认同,但GGR也没公布
假如现在GGR的亏损来自于投资新的换电站,这些换电站之后可以用5年10年,那现在的亏损不算什么假如现在的亏损来自于充电站维护费用超过月费,那代志就大条了,无法永续经营。因为光看"亏损"看不出是前者还是后者,所以不是好的指标
就算月租收入高于换电系统支出,但高成本也是压缩毛利率。目前消费者可以享受低于成本的产品,但如果我是投资者,会非常顾忌换电成本较竞争对手(充电或油车)高也就是毛利率可能相对最低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7-29 04:54:00超充至少要牵营业用的线 不只是一个插头那么简单
同样只等能自充的电车,换电跟以往跑加油站没什么不一样你一样是要花时间去一个特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