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论上来说,
停车立中柱或侧柱都没有违规,
也是停车者的自由,
这是从法规层面上来看。
那么从现实面来看呢?
台湾地狭人稠,
有些地区停车位永远供不应求,
法规上是一车一格没有错啊,
事实上哪够用呢?
有人说去那些地方就不要骑车啊,
当然可以,
那是你个人的选择,
但你也没资格要求别人不要骑车去那些地方,
就跟没有人有资格去要求某人停车一定要立侧柱一样。
而事实是会骑车去那些地方的人还是很多。
从讨论串看来,
支持一车一格的人想法不外是:
1.避免车被刮伤或弄倒
2.进出方便不会被卡到
但是车会不会被刮伤或弄倒,
不是停车方式的问题,
而是停车的"人"的问题,
没品的人就算位子再宽还是可能会刮或推倒你的车,
有品的人就自然会去小心。
至于进出方便不会被卡到,
那确实是真的。
那么是"牵车时稍微麻烦一点"或者是"去某些地方几乎无法骑车去",
对骑车者带来的成本比较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至少认为后者是成本较高的人不在少数吧?
不然为什么现在许多地方停车时挤得跟什么一样?
在你认为别人停车停得很挤,
让你进出很不方便 很白目的同时,
你有没有想过,
你在别人的眼里,
可能也是个是停车不立中柱,
占了更多空间,
让别人更难停车的白目?
(客观叙述某些人观点,并非我本人立场)
有必要这样吗?
人与人是互相的,
但很遗憾地大多数人都欠缺同理心,
不只是反映在停车问题上,
平时路上各种用路人的行为更是如此。
另外从现实的层面考量,
立中柱能否保护自己的车?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
立中柱的人车被破坏的也是有,
不管是他自己停车方式白目(斜著停等等)或是运气不好遇到烂人。
但至少就我个人的观察,
(较难停车的地方)停车时立侧柱的人确实是少数,
而这些车较破旧(车主觉得被破坏也没差?)
或者有被破坏的痕迹(例如割坐垫 折后照镜)的比率确实相当高。
最后,
立中柱我相信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也花不了多少力气与时间。
基于保护自己的车,
还有为其他停车者设想,
(反正你立侧柱位子不够了别人也会帮你改中柱,
又不是说其他人就会因此贯彻一车一位的原则),
我个人停车99%以上还是会立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