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阳金3P,strava距离73.94km,加总共约115km
时间:共约5小时40分,阳金3P段strava计时刚好4:00:00
分段:仰德到小观音58:54、员潭路到风柜嘴1:01:13、小油坑1:00:59
均瓦:162W 144W 136W
体重大约52kg
补给:两瓶700ml水、好市多燕麦棒两包、威德果冻白葡萄口味一包
前阵子台北一直下雨,加上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有机会外骑,终于等到这三天天气比较好
早上大概十点多吃过早午餐,喝了半罐咖啡,中午12:30从中正纪念堂出发。
相较于两个月前第一次骑仰德,天气没有八月份那么热。
这次设定的目标是爬坡段强度在tempo到SST,时间四小时内。
到了至善公园开爬仰德大道前,3P如果不打算休息,可以在这边上厕所。
第一包燕麦棒因为早餐没特别吃很多就先吃掉了。
仰德大道的坡度不会太陡,34t搭配最大32t的飞轮,勉强可以维持在设定功率区间。
不过后半段过了星巴克后就有些陡坡无法避免。一开始感觉良好,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阳金爬完之后,下滑时碰到大问题。第一次穿的新卡鞋让我双脚很麻,左脚还有一个奇特
的酸感,不确定是不是太紧或是有类似鞋舌的包覆设计会压迫到。
特别是下滑时没有踩踏时,踩着踏板一段时间会非常的不舒服,后续也不得不停下来调整
几次,不过即使已经感觉脚板会有点滑动,仍然会有麻的感觉。
目前入手的第二双卡鞋,虽然试穿感觉很好,但好像不太合脚,悲剧...
在金山移动的路上吃掉第二包燕麦棒
开始第2P之后,脚已经觉得很酸,肌力不足的策略是拉高回转速取代重踩。
不过愈到后面,因为太累了会不自觉偷懒,一不注意在缓坡或是平路功率就会掉得很明显
心里也开始怀疑脚有没有办法撑完,后来就放弃维持功率,特别是第2P第3P中间很多起起
伏伏的路段,要维持功率实在很累,对心理的考验也很大。
连续上坡的部分,倒是可以维持在目标功率,剩下最大的敌人就是在陡坡的部分。
每次遇到换到最大飞轮还要拿出200W以上功率来爬的坡,就觉得实在很累...
爬完第2P,心里已经开始想回家了,不过相较于上次挑战,天气舒适很多,两个月的训练
让我自己也觉得有机会骑完,想到放弃的沉没成本,只好往第3P前进了。
冷水坑是第三次骑,而且都是最近的事,比起前面2P熟悉许多。
前两次骑的时间大约在50分左右,虽然忘记开始的时间了,不过好像有机会在4小时内完成。
一开始的心态是,撑到平等国小应该就没问题了,后面只剩下魔王坡比较可怕。
原本打算到平等国小再吃果冻,不过爬到一半就开始很饿,补给应该再多带一包果冻的。
燕麦棒吃多了实在很腻,果冻的体积又很大,该来寻找其他补给了。
冷水坑后半有个要注意的地方是,菁山路下滑到101巷右弯,会突然变成陡上坡
第一次骑很容易骑过头或者来不及变速。
到了冷水坑魔王坡路段,大腿后侧有点快抽筋感,其实到了第3P,时不时就得换一下出力
的肌群或者抽车一下,幸好有撑到终点...
有个小地方要注意的是,前两次微飘雨骑冷水坑时,都在过了游客中心岔路的陡坡上的人
孔盖打滑。
回到家发现有仰德大道一直算到冷水坑的路段,而且时间刚好4:00:00,幸运压线完成目标
如果多了1秒,应该会觉得全身不对劲,很想再挑战一次XD
也算是完成入手公路车之后的第一个短期目标了,虽然还是个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