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icycle
[闲聊] 自行车几何,没有秘密
楼主:
QBFox
(love & peace)
2019-06-04 18:35:25
有鉴于前阵子热爱体测的35大叔又做了个有趣的测试,让身为键盘几何名嘴(自称)
的小弟叹为观止,特别上来野人献曝一下,请各位大德小力点鞭。
苦主分别是两台来自法国的超知名车架,时间就是金钱的史盖龙跟阿普杜叶子。
先来看看35大叔骑完之后的精辟心得:
“这台车真的不一样,调性明显有区别
第一印象让人感到柔顺与舒适,带着一定的律动
蛮喜欢这样的感觉”
“第一次接触到阿布杜叶时
被它的AKTIV前叉坚固的回馈惊吓到
抽车时,像是两支水泥撑柱在车把底下”
“虽然是同一支AKTIV前叉
但在两台不同的车款上头的表现,却是天差地别
SCYLON的路感明显舒适许多,体感回馈很舒服
虽是空力车款,但爬坡的反应也蛮好
应该定位为全地形车款比较恰当
陡坡的抽车还算轻快与直爽
且前叉的路感回馈柔顺许多,途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同一支前叉/同一支车把
车架也是相同制程,路感表现怎差著么多
若是目标只有TIME车款,SCYLON会是我的首选”
“碳纤的特性,越不直线,刚性表现越差
意思就是比较斜躺的SCYLON前叉角度,让同为AKTIV前叉的表现变得比较舒适柔顺
整台车的路感表现完全不同于阿布杜叶”
以上都是原文贴上,著作权所有人是特爱赚钱还有以身作则的35大叔本人。
那么以下开始小弟我的表演。
先来分享一下这两支受测车架的几何数据,资料来源是Time法国官网。
https://www.time-sport.com/int-en/
史盖龙XXS 阿普XS
架高 :513mm 526mm
前引 :372mm 374mm
头管长 :122mm 133mm
头管角 :71 71.5
立管角 :74.7 73.7
前叉偏移: 43mm 43mm
BB沈降 :不明 不明
BB离地 :270mm 270mm
轮距 :965mm 973mm
后轴距 :402mm 404mm
曳矩 : 70mm 68mm
其中有两点很有趣的部分要先分享。
首先,Skylon跟Scylon据说是同产品改名,几何没有修改也没有换材质。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表格看到,几何还是有一点点点的不同。
http://www.jeslerbike.com/PageImg/images/TIME-Skylon-2016-geometry(1).png
到底是513mm还是514mm,在其他数字都不变动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出现只变动单
一数值这种事情。然而,这是数字的误植或是误植的数字我们不知道。
其二,这个品牌没有提供BB的下沈量,但是提供了BB离地的高度。
这个问题在于,当你同样一组轮组使用了不同大小的外胎,例如20c或是25c。或是同
一条外胎但胎压有变化,例如80psi或是120psi,这会改变BB离地的高度。
这两件事情都可大可小,只能确定我们无法保证这个品牌对于资料的正确性。
接着来分析35大叔的文字。
“SCYLON的路感明显舒适许多,体感回馈很舒服
虽是空力车款,但爬坡的反应也蛮好
应该定位为全地形车款比较恰当”
原厂给Scylon的定位是空力车,虽然从官网的文字看不出这台车有什么空力效果。
建议他们应该参考一下35大叔的心得去调整产品定位,说不定可以增加销量。
“下坡过弯的稳定度也明显较易掌握,比较能接近平时下山作时间的压弯角度与速度”
“从几何图表当中看到
SCYLON的前叉角度比阿布杜叶少0.5度
勾爪也前伸2mm
这也难怪我会觉得这台车的车把操控
龙头较靠近身体,虽然龙头不长,但仍感到车把转向反应较迟钝
原来确实是勾爪较往前伸一点
且前叉比阿布的角度略躺一点点
也就是说,SCYLON的前叉设计比较斜躺一点”
这部分就有很多可以解释的了,同时也是最适合拿来嘴砲的一段。
首先,35大叔明显不知道什么是曳矩,小弟就在这边给大家再说明一次。
曳矩,英文是Trai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cycle_and_motorcycle_geometry#Trail
在二轮车辆的结构中定义是“竖管延伸线接地点”和“前轮对地面接触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通常前轮对地接触点会和前轮转动中心点(也就是花毂)的对地垂直投
影点相同。
这个数值直接影响前轮的稳定性,也是二轮车辆直线稳定的关键。理论上越大车子
越稳,越小则相反。
会影响这个数值的参数有两个:头管角和前叉偏移量。所以车架组配置的前叉不要
随便更换,会影响操控性。
这个数值跟前叉是弯的是直的一点毛关系都没有,两个点之间的量测从来都是量最
短距离。
第二,一支车架的稳定度除了前叉,还要看车架本身的BB沈降值,一般台湾习惯称
为BB高度,定义是BB到前后轮轴心连线间的垂直距离。这看来也是35大叔不知道的
东西,因为连Time自己都没写在几何表上面。
理论上,BB高度越高(也就是离地越近),整台车的重心会越低,稳定性自然比较
好,反之则越不稳定。
35大叔口口声声说自己理论实作兼具,这边随便一分析下来就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吐
槽他,哈哈哈。难怪整天在那边体感实测,时间(物理)真的很多。
“碳纤的特性,越不直线,刚性表现越差
意思就是比较斜躺的SCYLON前叉角度,让同为AKTIV前叉的表现变得比较舒适柔顺”
这句话我完全看不懂他在说什么,意思是曲线造型的刚性表现越差吗?那来自义大
利的某知名曲线设计品牌的刚性是不是……
最后再把重点拉回这两台车架,从几何上来看,这两台车的设计看不出有多大差别。
Alpe Scylon Alpe Scylon Alpe Scylon
XXS XXS XS XS S S
架高 514 513 526 526 543 543
前引 372 372 374 375 373 374
头管角 71 71 71.5 71.5 72 72
头管长 122 122 133 133 149 149
座管角 74.7 74.7 73.7 73.7 73 73
后叉长 404 402 404 402 404 404
轮距 970 965 973 968 973 971
前叉偏移 43 43 43 43 43 43
曳矩 70 70 68 68 70 64
这边就不讲RTM制程有多神、用了多少长度的碳纤、刚性重量比进步多少。因为同尺
寸的几何差距小到小弟敢说没有多少人感受得出差别。完全相同的前引量、头管角、
头管长、座管角、前叉、曳矩。
唯二的差别只有后叉长跟轮距,老实说差距这么小的情况下,几乎可以断言两支车
架的体感差异来自于管材管型跟刚性差重量差。
所以我们可以来下结论了。
第一,Time的几何表数字到底有没有问题呢?有点担心是否连代理商都不知道。
第二,要买Time的车,请一定要试乘,在同尺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
其他的零件的影响和车架特性的差异,若你单纯看涂装就没差。
第三,腿长的人如果要买Time的车,一定要挑大的尺寸,因为前引量都没变车架还
是一样长。
第四,若是想要看起来把手座垫落差大,一定要挑小的尺寸,看起来才像选手。
第五,我原本没有想这么针对35大叔,他爱秀肌肉爱体测爱赚钱爱无知都他家的
事,但他肉搜还要放一堆屁话,不禁让人想跟他尬嘴砲,有本事就不要跟我回嘴。
再度引用自35叔叔的名言:
“念在你还年轻,劝你一句
抹黑/批评/攻击他人无法成就自己
端正品德,不断的学习,保持善良的心
人生的路才会宽广...
不喜欢我没关系,离我远一点就好
又爱看又爱骂的心态很不健康”
小孩都长这么大的人了,抹黑/批评/攻击他人无法成就自己。端正品德,不断的学
习,保持善良的心,人生的路才会宽广。
小弟平常真的是不太注意您老人家,虽然您老人家年纪应该是大我不少,但小弟也
说不准您老人家的人生道路还能多宽广。但又爱看又爱骂又这么玻璃心真的是让人
觉得健康不起来。
以上言论尽代表本人立场,肉搜什么的,我阻止不了你
Love & Peace QBFox
作者:
garychou0403
(Chou)
2019-06-04 19:12:00
我是Time的车主 他写的我也看不太懂XD
作者:
chandler0227
(钱德勒)
2019-06-05 08:27:00
刚性是看截面积加上碳纤积层排列,强一点的车厂在设计阶段就用CAE模拟来预测刚性变形问题了,哪需要他测试靠体感来分辨差异Trail影响稳定性(多体动力学分析Trail影响回正力矩)前叉弯曲是舒适性考量(从传递路径降低振动传至车身)
https://reurl.cc/D7MR5
回正力矩计算
继续阅读
[问题] Giant Defy Ad2 尺寸微调
eineFrage
[问题] TWB 新竹 保母车推荐
c97881280
[问题] 洗练器用的油
Cain
[问题] 室内骑需要冷气吗?
loserfatotak
Re: [问题] 想请问Wensotti这款眼镜的评价如何?
robertgarcia
[闲聊] 去捷安特修美利达的车是不是很奇怪
vivaz
[问题] 中永和新店约骑团
tobyhuang
[闲聊] 闪灯有比较安全吗?
Avira
[问题] 功率练台训练场地及教练推荐
abcd1111
Re: [问题] 环岛前的练习与规划请益
RCSTD0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