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xxu (好还要更好)》之铭言:
: 讨论了这么多,私提出以下两案作为改进的方向
: 1.将公路车碟盘边缘,镀上一整圈软质抗热材料,并倒圆角 (例如铜or锌)
: 2.公路车碟煞规格大改,碟盘厚度double并倒圆角,整张碟盘用铝合金作
: 顺便把碟盘剖面构形重新设计一下,强调超aero效果
: 什么护盘之类的方案都不切实际啦…,最aero的公路车那有可能接受
: 最后,endo是个好招,建议所有不管是骑登山车公路车的车友,都应该练一练
: 有大大愿意说明一下V煞和碟煞之争的历史吗?这一段超精采吔…
铝碟盘应该是没什么机会,毕竟Magura已经证明过这件事了
不过碳纤碟盘倒是大有可为
我之前有弄一片来装....
可惜的是那间公司很白痴,那时候居然没有出可匹配的来令片
所以煞车力是有跟没有差不多
不过如果有公司愿意全心全力研发相关的匹配组件
这东西应该还是大有可为
至于V煞和碟煞的历史之争...
两者之争发生在1997年左右
我还是一个死国中生的年代
对自行车还不是那么的了解
大至上的状况是
早年碟煞刚出来的时候还是采用机车碟煞的设计逻辑下去缩小/轻量化
在实际使用上力道虽然够用...但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耐撞度和维修保养的难度上也都有很大的问题
毕竟很多机车上的逻辑(例如摧油门磨合,车不能倒放等等)是不适用在自行车上的
这时候V夹的拥护者就还是以V夹简单方便够用等等的思维来试图说服大家
不过碟煞对付多变环境的能力基本上是天下无敌
再加上一开始推出的产品经过市场教育和考验之后
煞车力不够还有不好维修等等的问题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拥护V夹的光景只过了一两年
然后他就死掉了
1999年之后高阶的前叉/车架几乎都一定会有碟煞座
V夹座已经变成半装饰用的东西...给只想轻量或是没钱买碟煞的人用的
甚至下坡前叉已经开始没有V夹座(例如Marzocchi Monster T)
这一切真的来的很快
1995年以前全世界的人都还在用传统的悬吊式煞车
1996年V夹诞生,一年的时间就让吊线架变成装饰品
1997年现代化的碟煞诞生,一年的时间就让V夹在DH赛场上变稀有动物
1998年之后
登山车界对煞车的争议就只有在碟盘和卡钳孔位规格统一化的问题而已了
V夹就只能在注重重量的XC车上慢慢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