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漫步消失的台16线-两轮丹大马 Day 2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4-05-25 00:00:10
※ [本文转录自 Road 看板 #1JVwttui ]
作者: laxic (啦啦啦) 看板: Road
标题: [游记] 漫步消失的台16线-两轮丹大马 Day 2
时间: Sat May 24 04:22:11 2014
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5/16_24.html
第二日的行程从水里骑进山区,接上丹大林道,直抵台16线西段终点的孙海桥,路程约
25K。再从孙海桥原路折返回集集还车,一偿心愿。
起了个大早,一来担心午后雷阵雨,也想再回到水里时,还有时间去车埕晃晃,或是到二
坪冰店买冰棒吃。
大清早的镇上,没什么旅人,也许都还在梦乡中。当地人倒是起了个大早,聚集在民族路
上热络的早市。本来早餐要吃的阿婆慢慢面,大门紧闭,扑了场空,只好随便吃一吃了。
时间虽早,中部的气温热力十足,蓝天白云,只是云多了点,对于骑到孙海桥还是蛮有信
心的。骑出水里小镇,接上外环路段的中山路,不一会就被停放在水里溪水云桥旁的两架
战斗机吸引。
一架是登云1号,是阿里山九号计画中的F104DJ Starfighter星式战斗机,编号4595。另
一架是登云2号,F-5E Tiger II 中正号,编号5220,是虎安计画中由台湾生产的单座
F-5E。
水云桥旁是水里溪与浊水溪的汇流处,一旁是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水里游客中心,这可是
山友又爱又恨的单位。今年申请玉山群峰入园,还是屡申请屡不中签,申请十次只被玉山
选中一次。
才刚开始骑就打混不少时间,于是在玉管处复制的新高登山口勒碑拍个照,就赶紧上路。
台中州的新高登山口碑并不再此,玉管处旁的勒碑只是复刻板,真品则是为在台16线及台
21线的T字路口,也就是共线起点处。
从水信路开始,马上就是让人喘不过气的上坡,一直到顶崁,台21线的顶平路T字路口为
止。台16线与台21线共线起点之后,便一路快乐地下坡,因此也错过新高登山口勒碑的本
尊。
下坡路段滑的正开心,看到共线终点的牌志,赶紧煞车。两线在圳子头分道扬镳,只是一
条下坡,一条上坡,真想继续往台21线滑行下去。
没得逃避,现在辛苦骑的上坡,是回程快乐的下坡,用力的踩踏吧!
除了台16线与台21线分道扬镳外,浊水溪也在此分成两个源头,台21线方向是由南向北汇
入浊水溪的陈有兰溪。我们则沿着台16线西向东,继续前往浊水溪的中上游。爬上这段路
的高点,下方溪床一辆辆砂石车正忙碌地穿梭,赶在台风季前赶紧疏通河道。一路扬起飞
砂走石,真的是风尘仆仆。
只是马上又是下坡,滑行的很开心,滑到高度与河床几乎相同。现在快乐的下坡,是回程
辛苦的上坡,这样连续频繁的高低起伏,也很担忧回程上坡会气力放尽。
穿过民和明隧道,顿时觉得山里头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刚才奋力骑过高起山丘,其实是阻
开世俗污染世外桃源的一筑墙。
公路引领着我们进入群山万峦,另一条跨越溪床的宝石桥,陪伴已废弃多时的青云吊桥,
这条路也是可以接上人伦林道,接近西峦大山的路。只是我们不往南骑,继续往目的地前
进。
平缓笔直的道路贯穿民和,加速。
来到达玛峦部落的地利村,看着那条深入部落的上坡路,就知道些下来的路程不好惹了!
还是在此躲进杂货店,吹冷气,休息一下,顺便吃支绿豆冰棒。
再出发!路旁的标示写着,从地利村开始,沿路的弯道及陡坡为符合省道通行标准,接下
来的路段已改编成便道等级。从这里开始,也是丹大林道的起点,又称孙海林道。
上坡迎面而来,所以很快就被击下落马!气喘吁吁地望着对面山腰上的双龙部落!
从地利村到土虱头,接连的上坡,路面又破碎,单眼在胸前左摇又摆,实在是不想停下来
拍照。直到看见土虱头的全貌,溪谷壮丽的鬼斧神工,就觉得一路来的辛苦都值得了!浊
水溪在这转了个弯,形成180度的大曲流。
土虱头带来的感动,在内心没有激荡很久,因为很快就又被上坡给消弭掉。土虱头过后,
会有叉路往上,是丹大林道旧道,属高绕路段,到合流坪前方不远处才又接在一起。只是
不用高绕的新路,面对上坡都有气无力了,更别妄想骑上旧道。
过37.5K左右,一路大下坡至合流坪。一度停在38.5K,因为云层聚集,但天色未变,觉得
不太妙,提出撤退。因为包含这段的下坡,回程一共有四段大上坡要爬,才能回到水里,
要花费不少时间。
评估一下时间,还剩不到4K的路程,还是能在12点半骑到孙海桥。那么,就再继续前行。
经过合流坪,许多休旅车及露营车接续开了出来,都是前一天到天时农场露营过夜,来享
受山中景致。缓坡滑行到道路尽头,台16线41.2K,西段终点。
台16线西段终点是浊水溪与丹大溪的汇流处,原本横跨浊水溪的丹大吊桥,被2004年敏督
利台风造成的七二水灾所冲毁,就连冲毁后卡在河床边的桥面,也被清除了。现今止剩下
桥墩,以及从木造桥梁改建成水泥桥梁的立柱。
流水滚稳翻腾,要渡溪,只能利用流笼,仅有林务人员、台电工程人员、信义乡原住民,
以及事先申请的公务人员或学术单位,可以通行。
一旁的纪念碑以模糊不清,是当年省主席陈大庆先生所立,表扬孙海取得林场伐木权后,
出资兴建横跨浊水溪的桥梁。不过滥伐造成山林浩劫及布农族传统领域的侵犯,以来许多
争议。墨绿色大理石碑上的字,已遭人破坏,仅能看出题字的后三个字,是“渠济众”,
第一个字则无从判别。
拍完照后,正要跨上自行车,天开始飘起了雨。赶紧往回骑,但雨势愈下愈大,才骑到天时
农庄,雨就像用倒的一般。马上向天时农庄老板表明想要借躲雨,老板也好心同意了,我
们就在农庄的餐厅等待雨停。
餐厅内摆了许多露营活动的照片,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一幅架在门上的七彩湖图片。孙海
桥还没断前,丹大林道直通七彩湖附近,六顺山也是轻松捡的行程,每到周末都热闹无比
。桥断后,休养生息,不也是件好事。
雨不停,轰雷声不断,要回集集的老板,答应顺道载我们一程,成了我们的救援车!真是
太感谢了!
天时农庄的老板不旦载我们出丹大林道,还绕进水里请我们吃老大开的董家肉圆。即使雨
天,三间肉圆店的生意还是好的不得了。农庄老板教了我们在地的吃法,肉圆的肉馅不能
先吃,吃完滑嫩弹牙的皮,加上店家熬煮的大骨汤,刚才剩下的肉馅与大骨汤结合,又是
另外一道料理,双重的美味冲击。
天时农庄老板的外表带点酷,看似有距离,但心地真的很好!我们素味平生,也没有在农
庄消费,老板却坚持尽地主之谊的招待。在冷冷的雨天,心中感到一股温暖!
今日的路程原本很艰辛,从水里骑到孙海桥的路程为25.5KM,回程从孙海桥到水里,再到
集集,路程为33.4KM。回程坐上了救援车,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回到集集,这也是出乎意料
之外啊!
2014.0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