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之问”直捣台篮隐忧 职篮生态应该更多的保护本土锋线?
记者黄建霖/专题报导
2024-06-29 17:00:59|2024-06-29 19:57:21
“林书豪之问”之问成为这个暑假开始前,台湾职篮最热门的话题。周桂羽应该不应该出现在年度第一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就P.League+的“规则”来看这次的评选,他并不是很离谱的答案。这样的结果显现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联赛规章应该该不该修订,以及本土锋线球员未来的培育机制是否应该有所调整?这样的讨论可能远比谁进第一队更有意义。
联盟规则使然 周桂羽入选第一队其实并不奇怪
林书豪质疑这次投票结果的论点在于两个:富邦勇士本季战绩不佳,以及周桂羽个人数据并不算出色,我认为这个质疑是合理的,因为NBA在年度最佳阵容的评比上,也几乎是综合团队和个人表现来票选。只是台湾篮坛的生态毕竟不同,主要体现在洋将比赛影响力太大以及本土前场发挥空间太少上。
以这次投票来说,PLG联盟中符合投票资格的前场只有26人,其中有9人是洋将,沃许本、强森、布依德、密克斯、克拉、塞瑟夫、伯朗、吉尔贝克、霍立飞,这9名球员也霸占了该名单榜上得分和篮板的前9名,所以若要谈论比赛影响力,那人选毫无疑问应该就要由这些人中选出。
然而联盟有保护本土球员的美意,因此年度第一队和年度第二队都只能有一名洋将,除此之外年度MVP及年度洋将必须列入年度第一队,另外可再选1名外籍球员(洋将)列入年度第二队,媒体也可依据个人选择投“前场4人与后场6人”或“前场6人与后场4人”或“前场5人与后场5人”,在这些机制催化下,最终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若了解这些投票规则,这应该不是让人意料之外的事。
今年本土后场球员发挥出色,所以年度阵容竞争激烈,与之相反的是前场球员因为机会变少,影响力明显没有那么出色。忻沃克、张伯维和周桂羽是其中表现最亮眼的球员,忻沃克在个人数据和团队战绩上的很出色,他若入选第一队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前面提到的机制问题,增加了一些变量,再加上3名球员也没有质量上的差距,最终周桂羽雀屏中选,这就是规则下的结果,应该要予以尊重,而不是怪罪于媒体投票。
联盟生态改变 前场发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由于洋将的能力太过强势,再加上这一季有一段时间流行摆“双大”,联盟本土前场球员的影响力这一季大幅降低,特别是在特别是在本土长人,几乎完全失去上场机会。上一季入选年度第一队的曾祥钧,本季上场时间只剩15分钟。
另一个原因是,联盟本土锋线的技术能力普遍没到职篮要求,现代篮球讲究技术的全面性,要尽量能支援场上多个位置,纯摇摆人射手和纯内线球员很容易就被取代了。这样的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最近几年职篮的新人几乎都是后卫,因为台湾篮坛比较要求后场技术,后者在学生篮球阶段个人技术就经过打磨,而前场则不然,常常是到了大学才开始慢慢“转型”,而一有不顺又回到原本的打法,进入到职篮后同样的身高去打3、4号完全没有优势。
忻沃克、张伯维和周桂羽其实某种意义上都是后卫型球员,这就说明了台湾篮球目前的锋线战力有多匮乏。未来这种情形还会更加严重,本土3号可能除了要能投篮之外,还要有面框攻击的能力才能得到稳定的时间,不然恐怕会直接被后卫抢走工作,今年FMVP李恺谚基本上很长时间都是在打2、3号这个位置,台湾职篮季后赛的3号攻防几乎都是看后卫,高强度的比赛中本土前锋上不了台面。而本土长人的形势更严峻,除非是有意培养,不然在轮换中都要打到替补尾巴了。
一名联盟高管针对这个问题,曾这样分析张镇衙、陈范柏彦和林信宽这3名被受期待的年轻前锋:“张镇衙的优势当然就是他的身高和投射,陈范则是他的爆发力和体能,林信宽则拥有三人之中最好的面框技术,他们各有所长,但进入到职篮联盟之后,纯射手很容易就被守住,身高在这个位置上优势意义也不大;爆发力也是同样的问题,黄种人动态天赋如何都胜不了洋将,这就是事实;反而你拥有好的技术,在位置上拥有调整性,可以向上打,在场上也可以有更多作用。”
联盟该从规则上保护本土前场?来自别国联赛的声音
关于本土前场的养成,去年外界就已经有开始要设定规则来保护联盟长人的声音了,许多中华队前辈给予的建议也是“要给他们多打”,只有在实战中锻炼,才可能让他们成长。
然而若站在职篮整体实力的成长上,“给予本土球员保护”这样的论点,并不总是得到认同,今年在东超联赛全胜封王的日本B联赛千叶喷射机队总教练John Patrick在回答此问题时,就认为自由竞争才是王道。
“这是一个大问题,在德国,我们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之前我们只让2名外籍球员同时在场上,联赛没有太大的进步,现在场上常常有6名美国人。在日本职篮,也曾经只允许每一队场上只能有一名洋将,现在我们场上可以摆3名洋将,我认为这使得国内球员必须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Patrick认为竞争越强越好,才会迫使球员进步,“我的两个儿子也是职业球员,他们是德国人,他们现在必须与最好的球员竞争,他们会变得更好。所以当联赛增加场上外籍球员名额时,我认为这会提高整体竞争水平。”
Patrick的说法充满优势劣败的适者生存论调,适不适合台湾篮坛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如果无限制开放,我们的本土前场球员目前根本不可能经受的了“外来种”的竞争,恐怕会直接灭绝。
但是,John Patrick的话却可以作为参考,台湾职篮未来是不是要在洋将使用上有更多限制,甚至是倒退回去以前的时代?国外的专业看法似乎不那么认为。
关于这样的联赛规则上的讨论,必须要要多多益善,才可能产生健全的体制,提升整体发展的同时,去保护台湾年轻前场球员成长。不过今年夏天新联盟看起来已即将成立,届时关于规章的修订又是大工程,恐怕也很难讨论到这样细微的方面上,会不会全盘卷土重来,就只能边走边看了。
“林书豪之问”不应该变成纯粹的球员和媒体之间的冲突骂战,这实际上是很有意义的话题。但是台湾一直不缺点出问题的人,但重点是怎么解决问题?我个人并不看好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近期得到解决,明年同样关于“XXX为何入选”的质疑恐怕只是换个联盟再发生。
原文网址:https://www.nownews.com/news/646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