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培养基层球员

楼主: flyclud (无)   2021-08-29 21:16:53
看到吕俊锡的影片及板上讨论基层培训,有感而发。
本文会以二个面向去讨论:一、基层培训;二、运动产业发展
一、基层培训:
首先界定基层的定义是以国高中为限,我自己也曾在基层服务过。我认为整个体制和
社会氛围影响了基层的发展,也限制了球员的可能性。
台湾的基层篮球培训给我的感觉都在强调两个字—“速成”。
而速成文化,其实和整个基层环境还有赛制的竞争,以及社会的期待息息相关。
我不会去责怪基层教练,很多基层教练花了很多时间在球队上,他们有战绩的压力。
打不好可能拿不到补助、招不到学生、球队解散、教练失业等等。尤其以台湾甲组资格赛
来说往往拿不到分组第一,就不可能晋级16强,win or go home,在职业赛场很热血
但HBL是高中联赛,是学生联赛。重点在培育,这种竞争淘汰的赛制,放在以培训基层的
高中联赛来说适合吗?
因为有压力,所以要速成。一个球员进来,教练当然不可能从有那个时间慢慢从0培养
身高的高,不会运球投篮传球没关系,上场抢抢篮板防守就好。
身高一般的技巧不好没关系,会防守跑跑快攻就好。
所以这也造就了整个JHBL和HBL整个大环境的球风,就是打“快”。
为什么要快? 因为场上最容易得分的方式就是快攻,最好赢球的契机就是用防守制造失误
然后打转换快攻。快攻过去多打少,得分机会高,又能掩盖学生球员投篮不稳定的缺点。
所以为什么国高中的训练都是以体能为主,而且几乎每队都可以看到使用221的全场包夹
因为只要制造对方失误,就能快速顺利地拿分。
能够"简单"的拿分,何必打阵地"困难"的取分。
阵地战需要全队5个人的配合、走位,需要每个球员在场上临机应变,需要球员在不断
场上思考判断。这个是需要花长时间去培养、训练的。作法太慢了,无法应对紧凑的赛程
而球员在最好学习的黄金时刻,被训练成体能超人,但没有教育他们去思考或打磨赛场上
更细节的部分。只有体能,却没有对球赛的理解。
所以HBL每年虽然都很热血,两边快来快去,但仔细一看失误都很多,而且场上无章法。
打出漂亮团队配合的play真的很少。HBL几乎只剩快来快去,快到最后变成乱;要不就
是看球队当家明星如何表现。
但讽刺的是,HBL这种比赛的节奏,上了大学、职业队甚至国际赛,根本就用不到了。
成人球员谁还会被全场包夹压到失误?比的是处理球的智慧以及稳定度。
我们在国高中花了大把时间养出来的体能和全场包夹,上了成人赛场根本无用。
而真正能帮助球员走更远的一些观念、球赛理解、稳定度,反而在基层不被重视。
因为基层的求“速成”,反而使我们球员在职业赛场“晚成”。
二、运动产业的发展:
不多说,台湾的篮球产业根本才刚起步,希望职业篮球真正能变成一个成熟的产业,
而不只是一种消遣性的娱乐。一个成熟的职业运动,它能带动周边的产业兴起,而这些
周边产业完善,最后也会回到职业运动变成加分的效果。像今天板友PO吕俊锡的训练
影片,里头是韩国非常有名的技术训练室:skill factory,不乏有球员找过他们做技术
训练。而美国就更多了,比如说: Drew halen、Chris Brickley。前者找过他的有Tatum
铅等;后者有melo、hardan、CJ、米丘等球星。强如NBA明星,仍需要找专门的技术训练
师加强自己的技巧。Melo在和拓荒者签约之前,几乎都泡在训练师那边。
这也是为什么小四在篮球摸骨当中,会建议周仪翔暑假不打中华队,飞去美国找训练师
的原因。
找训练师是要自己要花钱请的,球员愿意花银子,让他们在场上有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
的合约。这也是我所说的当职业运动真正做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技术训练师才会越发被
重视。职业联赛产业做好,球团愿意投资-球员花钱做训练-球迷享受更好的比赛。这样
才是一个正向循环的产业模式。
总结一下:
1.基层培训真的不要再花大把时间,训练一些未来职业赛场用不到的东西。对,我说的
就是全场包夹。不如多一些时间教导球场的观念,以及战术思维。然后加强每个位置基本
动作上的训练。以欧洲高大球员来说,很多都能秀一手传球或外线投篮。
2.运动产业发展成熟后,会有更多的资源愿意投入,如训练师等,由训练师再针对球员
的需求,打磨不同的技巧,帮助球员回到赛场上后表现更为出色。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1-08-29 21:25:00
法国阿根廷澳洲很多球员其实体能很普,但脑子跟反应可以几乎完全弥补,当然遇到美国这种摧枯拉朽式的体能和技能无法抗衡,但也够跟一堆脑子还没跟上的大黑柱或跳跳人玩了……其实美国多数技巧都很扎实,只是天选之人特多,技巧加上变态体能。台湾的科班可能还没美国ncaa三级的纯爱好者扎实……我觉得是经验和球商的传承,台湾和中国的球员真的很可惜,被操到根本没有时间心力思索而且这些关于篮球方面的精神资源即使是教练本来也是匮乏的。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是判断力和反应的差距,这次日本在奥运非常明显……其实只是在亚洲的话,差别真的还好……出世界是真的有差日本即使二队也可以靠战术球商跟中国1.5队拉锯,但1队在奥运被老人玩死……反应不是同次元,但其实日本战术成功的话还是能把球搞进……就真的球商和反应差别非常大,不然即使内线归化雷爆掉了,以现今潮流大柱不算太流行,八村渡边稍微顶下勉强还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