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年轻球员需要舞台 应重整甲组提升后备力量

楼主: kenny1300175 (蘇湖)   2020-06-01 22:04:43
2020/06/01 作者:拉杜利察
近期两支ABL球队动作频繁,积极补强阵容,富邦勇士网罗新生代最被看好的长人曾祥钧
和周桂羽;宝岛梦想家则是补进后卫林俊吉。这一波操作使得SBL五支球队很不是滋味,
几个热门新秀不选择投入SBL选秀而是直接加入ABL。
国内SBL环境每况愈下,宛如一滩死水,前景令人担忧,宝岛梦想家和富邦这几年经营得
如此成功外界都有目共睹,这些大学毕业即将投入职业篮球的年轻球员也会思考到自己的
未来前景,刚好有ABL球队抛出橄榄枝,多了一条路。毕竟参加SBL选秀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会被哪支球队网罗都是未知数,而且首轮选中的新秀仅保障月薪六万元,相反的被ABL
球队相中球员在薪资上的谈判空间较大,“薪”情自然比较好。
相反的,ABL是真正的职业联赛,本身例行赛场次较少,球团、教练对于每场比赛的胜负
都很在意,再加上一个球队能拥有三位外籍球员,且没有上场时间限制,教练为了确保比
赛胜利对于阵容的调度比较保守,洋将肯定是打好打满,本土球员发挥空间本来就少,更
不用说是新秀。毕竟职业赛场本来就不是给你用来练兵的,每场比赛双方球队都会全力以
赴。最重要的富邦及梦想家都是主打“黄金世代”牌,毕竟经营主场要培养观众进场看球
不是件容易的事,先利用“黄金世代”的光芒打好基础,再慢慢地吸引更多球迷进场看球

种种的因素都显示年轻球员大学毕业直接加入ABL不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大学球员要立即
适应成人水准的篮球强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SBL也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像刘铮、
周仪翔或是周柏臣进入成人篮球第一年就能站稳先发位置,适应能力佳的第一年就能进入
球队轮换名单,更多的是在板凳上坐好坐满,运气好的可能第三年慢慢开始打出名堂,实
力不够的五年内就消失在SBL也不在少数。
当然,职业联赛不是给你练兵用的,无论SBL或ABL都一样,唯有把自己准备好,利用季外
的时间加强自我不足的地方,无论新秀或老将,要能够对球队有贡献教练才会派你上场。
这篇文章的重点不在于年轻球员选SBL好或选择ABL比较好,我认为年轻球员最需要的就是
多打比赛,梦想家成立青年队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不过背后的隐忧是目前没有足够的比
赛量来锻炼年轻球员,梦想家青年队充其量就是打打菜市场杯,这是不够的。上一篇文章
有提到希望能够整合几个对篮球有兴趣的企业,但没办法一年支出四五千万的预算来养球
队,只需一千万以内以低资本额的模式经营球队,重新整顿甲组联赛,一年至少打20场以
上的例行赛,并非菜市场杯的模式,是真正的联赛。
甚至能够利用互利的方式,经SBL选秀上或者是被ABL延揽的年轻球员若球团自认球员目前
实力尚未达标能够租借的方式到甲组联赛的球队,甲组联赛球队必须支付该球员球季期间
一半的薪水之类的,等甲组联赛结束后再回归到SBL或ABL母队。或者是梦想家青年队直接
加入甲组联赛,像王柏智、张耕淯等在ABL上不了场的年轻球员有机会得到锻炼。方式有
很多,没有所谓的对错,其目的都是希望年轻球员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的舞台。
如果甲组联赛能够全年度支薪的方式最好。薪水或许不会太高,但给那些SBL选秀落选的
球员还有被SBL或ABL所淘汰但还有篮球梦的球员一个机会,球队阵容由年轻球员加上有
SBL经验的球员所混编而成,整体强度是足够的,我知道很多人会酸说甲组联赛薪资比SBL
还低不如提早转行创业甚至当上班族,但一个国家的篮球实力要强盛难道不应该下向扎根
吗?SBL+ABL的舞台不足以容纳那些一路从HBL打到UBA还想继续往上打职业的球员。
甲组联赛的定位终究还是给年轻球员舞台,对球员来说是个踏板、追梦的地方,而对企业
来说图的是曝光度、广告效益,若不甘于甲组联赛的企业未来也能够寻求加盟SBL机会。
除了向下扎根外SBL这个最高殿堂也应该职业化,这个议题也讲到烂了,球赛好看没有行
销包装也是枉然,球团要能够获利,球员待遇才会增加,搭配甲组联赛,加强后备力量,
台湾整体篮球实力才会提升。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