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哪类型的台湾球员较有机会登上nba舞台?

楼主: nocturne (曾经岁月)   2019-05-29 00:31:51
: 真正获得成功?)
: 在不像中国 拥有夸张身高球员的情况下
: 将台湾已经十分稀有的2米以上长人作为123号位来培养是否才有可能培育出nba球员?
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话题,也来闲聊一下,
首先F跟C我们都知道因为跟黑人运动能力差距太大,
所以要有那个身材+运动能力,以人口基数来看不太可能出现,
所以就先不提,以本土台湾人(黄种人)来说,
最有可能的位置自然是G,
以现在NBA来说,SG三种常见类型
1.防守型3D ex.KT
2.暴力进攻型 ex.CJ
3.CS射手 ex.KK
我想台湾后卫以身材及弹跳能力/臂展来说,3D应该不太可能(因为没有D),
所以1类型不太会有,2则是类似CJ、鲁长老这种,攻击强,身材矮,防守偏弱,
但说真的,我们也不太可能有这种进攻能力,不到190的后卫能在NBA靠进攻火力生存,
那种进攻手段都强的恐怖,
所以只有3这种,定点投篮,极准,一上场call几个特殊战术,拿到分数就可以下去的适合,
这种球员通常都不会是先发球员(因为防守太弱),
但是照以前Kerr/KK这型来说,如果你有一手超准的外线,
只要身高不要矮的太扯(186+),打替补当等球射手型的脚色球员可能有机会[1]
再来是PG,控卫毕竟是身材最弱的一环,
对于亚洲人来说比较可能达成,
我们的球员如果有到6-2左右的身材且协调性,视野组织能力都不错的,
就要在球员养成期就要打PG了,如果打SG就不可能有机会挑战NBA,
而以亚洲人的运动能力来看,也不可能走攻击型PG,
比较可能就是组织型的地板控球,稳稳带过半场,组织进攻,
然后有一手稳定的空档三分能力,如果又够脏,可以靠一部分的脏去弥补防守不足,
参考样板可以选老史[2]
我认为台湾人能"有机会"在NBA打球就是这两型,
等球射手SG或组织型地板控球,
其他都不可能,
干分型SG (Harden) , 攻击型控球 (Curry) , 这种都跟我们落差太远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