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0000000000v (å …æŒåˆ°åº•çš„ä¿¡ä»°)
2016-09-24 20:09:53不知道有哪位大大有数据或是内幕可以知道sbl各公司单纯在球队运作上一年下来是否亏损或有盈余的。
从球队的15人名单,再加上一些候补或是练习生等等之类的,教练,防护员,的薪水,再来去外地比赛的交通费,住宿费,每个礼拜练球场地的费用,或是去国外训练的费用
,不知道还有什么开销,目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事费用。
这样一年下来到底是赚还是赔
我对棒球是不熟,但是换了那么多企业跟球团,感觉起来是赔本的居多,是吗?!
所以sbl这些球队到底是赚还是赔啊!
先不管sbl到底是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观赏人数才是重点啊,去年在板桥体育馆周四周五学生面费,说真的我去现场也看不到多少人,真的是真心喜欢篮球,或是支持国内篮坛的人才会去看。
sbl的入球率太低了,按照常理大家都是台湾人,大家都是体保生,层级都差不多,可是很少看到球员互相守不住谁,球员互爆对手。反而是大家都可以守住对方,入球少相对就不够刺激不够精彩。
去年的比赛印象中还有球队单节得分个位数的,单纯看比分还以为是大学系队比赛
。
所以是因为球团赚不到钱所以无法职业化吗?不知道当初倒掉的CBA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球团没赚钱所以干脆收掉吗?不知道有哪位大大要说明一下。
想当初看志杰飙分真的很爽,现在只有仪翔比较有那种感觉,其他真的没几个球员让人看球有很刺激的感觉了。
※ 引述《kshsbug (最后还是忤逆)》之铭言:
: ※ 引述《losel ()》之铭言:
: : 连新庄棒球场跟体育馆我都看过棒球版、篮球版有住台北市嫌远的。
: : 而且你把CPBL跟SBL拿来比满妙的,两者光组织、规模都不同,
: : 到底是要反观什么?立足点就不同了。
: : CPBL与SBL组织架构也根本不同,一个是球团主导(CPBL)、
: : 另个是联盟领导(SBL),两者光型态就差很多。
: : CPBL球团权力,联盟是执行者,所以常看到多头马车,
: : 早期常务会议一开再开无法取得共识,议题改革推动困难,
: : 但球团分得转播金、自有票房、商品收入。
: : SBL联盟领导,球团分得转播金,但没有票房收入,要行销干嘛?
: : 行销再棒人再多也没钱分。
: 你要不要去看看这串文章的标题是什么??
: "SBL无法职业化的原因"
: 就有人一直要提说是因为台湾经济不好、甚至有说要检讨球迷为什么不进场
: 要多进场让球团有看到未来 球团才会愿意投资
: 我才持续会回那一大串;
: 因为经济不好、球迷不进场都不是最症结的问题
: 一样都是在这鬼岛 票价比较贵进场看球还要晒太阳撑雨衣
: 隔壁棚CPBL已经做了最好的示范
: 至于CPBL和SBL的组织规模当然不一样啊
: 所以我最后给的结论就是
: 问题就在"篮协、SBL主事者、SBL各球团"
: 这些单位不改革、不换个脑袋
: 不朝着职业化的规格去经营、同时健全赛制的方向规划
: SBL就是维持这样半职业联赛得过且过 一年拖过一年
: 谈职业化咧 不倒就不错了
: 然后每年球季开打前就要看李亦伸发表一篇差不多的文章
: "我看不到SBL的行销和规划"
: "我们的政府和体育政策究竟怎么了"
: "谁来救救台湾体育和台湾篮球"
: 更好笑的是分不到票房收入 干脆也不用做行销
: 那试问不做行销要怎么去把整个市场做大??
: 职业运动本来就不能只靠观众进场的票房收入来养了 =.=
: 相关的周边商品、广告代言、厂商赞助、转播和节目收入
: 但吸引不了球迷进场,一个场面冷清的联赛
: 谈这些业外收入都只是幻想
作者:
losel 2016-09-24 20:26:00可以自己去找各球团的预算 有些是母企业向台银就有有些是用鸡金会赞助的名义 预算部份也都是看新闻提的基
BJ联盟入球率也蛮低的,但是有些球团可以一场平均2500人进场,是因为日本篮球风气比较好吗?
楼主:
a0000000000v (å …æŒåˆ°åº•çš„ä¿¡ä»°)
2016-09-24 23:56:00我觉得是人口比例的问题
作者:
bigwesttt (bigwesttt)
2016-09-25 09:33:00人口比例差这么多…
问题是球队比例也差很多啊………日本一共有36支球队耶,台湾几支? 如果单纯用人口比例就可以解释入场观众,那真的也不用行销了。
作者:
qw99992 (雪彤云)
2016-09-25 12:37:00消费习惯吧 一堆人觉得花钱去现场就是盘子 在家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