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转录] 消失的第三活动中心?从校规小组 …

楼主: Hrothgar (小米....超小的....)   2009-11-01 23:09:03
※ [本文转录自 NTU 看板]
作者: Claypatterns (黏土)
标题: [转录] 消失的第三活动中心?从校规小组谈起
时间: Sun Nov 1 22:57:40 2009
消失的第三活动中心?
──从校规小组谈起
◎林柏亨(电机四) (本文刊载于台大意识报第二十六期)
  
  前篇文章报导了关于化学系馆的兴建规划及资金募集的过程,而校园规划这样与学生
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在行政层级间又是如何被决定的呢?翻阅今年刚由校园规划小组发
行的2009年校园规划书,并对照上一次在2001年发行的版本,经过八年的时空变换,当年
规划书上的计划与今日校园的景观又有何实质差异呢?
消失的长兴街活动中心?
 
  首先,2001年的版本中提到了许多校内新建建筑规划案,包括新的行政大楼、为增加
学生用餐空间在鹿鸣堂兴建中央餐厅,及在今日长兴街BOT宿舍的地点兴建活动中心等,
其中又以长兴街活动中心的规划案最引人注意。虽然二活启用至今仅十一年,但社团及学
生活动空间早已严重不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曾在校园规划书出现的长兴街活动中
心为何又胎死腹中?
校规小组似乎是解答疑惑的第一人选。目前任职于总务处但曾有校规小组工作经验的
蔡淑婷小姐提到,长兴活动中心未兴建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当时二活才启用不久,二则
是由于近年来学生人数快速成长,学生对宿舍的需求大于活动中心的需求,因此校方决定
在长兴街与基隆路的交口用BOT方式兴建目前的长兴BOT。活大主任李毓璱小姐则在翻阅了
一些历史纪录及询问相关人员之后表示:“当年活动中心的规划,比较类似今天在长兴街
口像餐厅及7-11等学生生活需求相关的设施,而非如活大及二活等可以让社团使用的学生
空间。”
  由此发现,“长兴街活动中心”要不是是以一般商店的方式提供学生消费空间,就是
基于学校优先级的考量而被排除了。那么究竟在当初的规划中,校规小组扮演的是什么
角色?而这份规划书又有什么样的效力呢?
过于零碎分散的组织运作
  以活动中心为例,校规小组主要是汇集各系所及行政单位的需求,并由其内部委员(
由台大一些相关科系专业的教授组成)召开校园规划委员会,统整这些需求并提供专业意
见而编辑成此规划书。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校规小组本身并没有行政权力,其最重要的
职务是提供以校长为首的校发会专业的建议及咨询,而校园规划书本身最终也只是提供各
界讨论的一个基础,并非学校对未来校园全盘发展的规划定案。
  另外,校园规划里另一个相当重要的要素,也就是经费,亦不属校规小组的管辖范围
。以近年台大盛行的捐赠大楼案为例,对口单位是直属于财务副校长的财务处,而系所常
必须自行募款。这种表面上看似专业分工的配合却也造就了不少问题,由于财务是许多系
所或单位建新建物所面对的最大难题,像上篇文章所提到新化学馆的例子,当初化学新馆
能在众多建案中脱颖而出,一大原因也是已先自筹了五千万的经费,才获得了教育部补助
的两亿元而得以兴建。这种以财务为出发点所做的校园规划案,虽是迫于现实的一种权宜
之计,但也容易造成大者恒大的局面,可以自行筹措经费的系所不仅在校外的经费来源较
多,连在公务经费的补助上也取得有利的位置。相对之下,拥有专业背景的校规小组在这
样的规划案中,只能被动的审核系所的提案及参与系所规划时的讨论,而无法对整个校园
空间使用不均提出主动的改善方案。
  除了上述提到的单位以外,总务处还有另一单位叫做空间分配小组,虽然名称上像是
负责对校园空间做出中长程的整体规划,但实际上这个单位只会在学校出现空的校舍之时
,参考当时各系所空间使用情形做出适当的分配提案,并交由校发会做决议。整体来说,
有关校园规划的单位虽多,但却没有一个对未来校园完整的想像,组织结构的繁杂,更是
造成了专业、财务及行政三者分属不同单位的状况。
学生人数知道少?缺乏对话的不协调关系
  
  有关校园规划的问题还不仅止于此,以今年完成的校本部东北区的规划案为例,此一
规划案是校规小组与校外的建筑师事务所共同合作完成的,规划案中包括了若干拆除计划
,并将拆除后的空间规划成绿地、生活餐饮设施、体育用地等,但其中预定被拆除的农机
二号馆在规划之时并未知会所属的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也造成了生机系对农机二馆拆除
案不小的反弹,此例也说明了学校行政单位在进行校园规划时与系所的沟通仍有待加强。
  另外,随着近年来台大招收人数年年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如餐厅、脚踏车位
及宿舍等都没有跟着等比例增加。而负责招收新生的注册组也与整个校园规划没有连结,
换句话说,学校目前的状况等于是个多头马车,注册组一方面增加新生人数,另一方面校
园规划的各组织却无法同步跟上学生人数的成长,进而提供足够维持同等生活机能的设施
。在宿舍方面, 2001年的计划书中提到,当时的全校学生人数约为22000人,床位数为
9835,但在2009年的报告书中,学生人数已成长至32000人,床位却只成长至12348床,其
中还有3507床是由长兴及水源BOT所吸收,姑且不去细究住宿生人数或候补床位等问题,
落差是十分明显的。在学校拆除老旧宿舍以新的BOT宿舍来取代的政策下,在法律系及数
年后政治、经济系学生陆续迁回总区以后,校总区的平价宿舍将更一位难求,这样的情况
已逐步反映在这几年大一新生上──越来越多人在刚入学就抽到社科院的宿舍,每天需花
大量的时间通勤于宿舍及校总区之间,对参与夜间校园活动增添了许多不便。
  而餐厅的部分则可由下图看出,2001年计划书中预定增加餐厅中仅尊贤馆、新体育馆
及管院教学馆的规划在2009年的今天有实现,且前两者的价位都偏高并非学生常消费的店
,导致每到中午用餐时间如活大、小福等餐厅聚集地,都出现了交通阻塞且人潮拥挤的情
形。
有了校园规划书,下一步是……?
  回到最初的“长兴街活动中心”,回归一刚开始问题的症结点──学生活动空间不足
的呼喊被写进记录,但问题真正解决了吗?正如09年校园规划书所昭示的,问题依旧悬
宕,而我们依旧不见实质有效的解答。校园空间规划是项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议题,我们推
挤入教室且有时必须站着上课,下课转身与脚踏车贴近擦撞,系所使用空间的不足或是公
共生活机能的下降近年来日益严重,但校方却在增收新生的同时,仍对校内空间缺乏整体
性的长远规划,在各专业及行政持续分立的情形下,问题棘手因为影响层面又深又广,是
否我们需要一个统整学校整体规划的权责单位?空间规划又该如何与学习、生活互动?而
身为学生的我们,到底又能从何处着手,学习参与改变?
╭─╮╭─╮├─╮╭─╮╭─╮ ┐ ╭─╮╮ ╮╭─╮├─╮╭─╮╭─╮╭─╮
│ │ ││ │╰─╮│台大意识报 ★ 议事在台大 │ │├─┘╰─╮╰─╮
╰─╯╰─╯└ ┘╰─╯╰─╯ ┴ ╰─╯╰─┴╰─╯└ ┘╰─╯╰─╯╰─╯
校园议题 校园政策评论 社会议题 教育议题 台大校史 人物专访
部落格 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 我们的板:ˇconsciousnes (ptt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