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atsumilin (Leader 诞生日おめでとう)
2011-01-24 22:45:31http://jy.tianyibao.cn/BookIntro.asp?Id=20099
发布日期:2011-1-24 14:20 星期一
内容简介:
台湾作家杨照出版新书《永远的少年》解读村上春树,不仅借引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以
为佐证,更把多部村上作品并置互读,终而,像侦探破案般把村上君的文学核心关怀谜
题解开,为华文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村上考察视角”。真是深刻的知识人。
但杨照自谓是伴随岁月成长始能愈读愈懂,这过程,花了他整整二十年。
杨照说:“村上春树于我一直是困惑的谜题,二十年来吸引着我不断思考、不断试图解
题。并不是一开始我就能够在《挪威的森林》里清楚读出这样的讯息。而是穿越二十年
的时间,穿越许多村上春树的作品,让我对于小说中关键词愈来愈敏感,也愈来愈有把
握。”
二十年,七千三百多个日子,是不知的时间,岁月转移确可把一个人的识见眼光琢磨得
更锋利更澄明可是如果稍不留神,当然亦有可能把一个人拖拉到泥泞里面,把他弄得浑
身污浊衣上脸上都是黑麻麻的泥巴,连眼睛也被烂泥遮蔽住了,所以眼望出去的世界亦
是黑的。
杨照是高人,步步升华,没这烦恼,但我这易于沉沦的1963年生男子可不一样了,
廿年之后重读《挪威的森林》,昔时的感动庆幸仍在,表示此心尚未完全老去死去寂静
去,然而,感动之余,对小说角色的遭遇下场亦有了跟当年颇不相同的感受感想,呀,
一定是时间的发酵作用改变了我的眼睛位置。
譬如说对于年轻自杀的善男子善女子,昔时我曾经多么怜惜甚至认同那是多么唯美浪漫
,不等青春消逝便亲手把青春结束,青春由此永远停驻那需要多大的勇气。请容许我们
对死者鼓掌致敬。
然而怎么搞的,廿年下来我的生命哲学竟是愈趋软弱,好死不如歹活既然没法知道死后
何去何从搞不好仍要轮回投胎做人把一切烦恼重新体验一遍不如继续打混下去算了,死
神要来便自己来,我懒得自己伸手将之召唤。
所以我竟然有点瞧不起昔时曾被我视为勇者的死者,反而那位既能在情海性浪里打滚又
可当官发财的永泽君才是我的偶像唉,我这男子,真够堕落。
本来还有更多的认同转移举例,包括对于善男子善女子之间的性爱取态 (例如男女的身
体欢愉不妨更进取更奔放!),包括对于学运革命分子的投机立场(例如那不妨美其名为
“柔性个人主义”,各取所需但仍不妨碍追求理想!) ,等等,我都有了截然迥异的价
值判断。
可是,实在不好意思再说了,毕竟有些话语和心思,别说不敢对别人讲出口,连自己都
没脸细听,——只是暗中实行便够了。
只要每天傍晚能够准时回家吃碗暖饭,竟便心满意足。(马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