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日战说起 老实讲 踢成4:1
已两边的水准来说日本踢得算是不错
哥伦比亚体能速度都大胜日本
虽然上半场1:1是主力没上 但反过来说
主力在下半场登场会让速度的冲击差异更大
(简单说就是活蹦乱跳冲更快)
日本后卫在体能末端虽被进三球
但在防守上还是不少球尽量去拼
速度上本来是不如对方前锋 但都还能跟进
而且全体压上本就会造成自家半场空档变大
所以有些版友纯"体能论"认为日本不行
与其说体能不行 倒不如说第一场对科特迪瓦最是晋级关键
为何不这样拼? 以哥日这场来说会真的觉得"体能不行"吗
(一堆人说阿日本30分钟就不行啦 实际上也到最后二十分钟才有明显差异)
另外球评也提到无球跑动的问题 日希那场我没看
但是从本场跟对科特迪瓦 这点都做得不是挺好
用大家比较熟的篮球来比喻 无球跑动就类似马刺
整体轮转跑出三分空档创造单独机会
反例就是我胡一个人打ISO 其他人在旁边等著捡子弹或炸弹...
然后这种反例居然出现在今天香川身上
他虽然穿也十号但是他可不是梅西 而且他是中场不是前锋啊
(如果有梅西的能力也许日本还有一丝晋级机会啦...)
本田第一站也有好几球传到很微妙的位置 但队友没意识到导致看起来差很远
这场就比较往队友方向送 问题是传球路径自然也就变小容易被挡
这造就了即便拿到球 其实真正有余裕做出的打门空档并不多
而日本又没有能在对方干扰下仍能送球入网的前锋
最后只能面临小组赛垫底的结果
是有点搞不懂到底是因为球队默契还是什么问题
但是亚洲杯冠军拿出这样的表现真的很让人扼腕啊...
附带一提 哥伦比亚最后的门将更换
如果看过之前球员叙述还有关于该国的足球历史
应该是很令人感动的一刻
并不是心情放松或者羞辱对手 而是对他们国家的足球来说重要的一刻
重返16强像其他足球强权宣告他们在20年后回来了
会以三号替补入选原本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而有这机会让他在最后出场亮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