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4-06-23 12:16:26http://0rz.tw/3oiyl新视窗开启页面
在他们眼中,欧洲足球是学院派的产物,讲战术,讲规范,每一个动作都是标准化的。踢
球的孩子从小被送进俱乐部进行训练,足球被拆分为跑动、短传、长传、对抗、打门等动
作。整个运动就是一个福特主义的生产线。相比而言,足球在拉美是底层人的运动,很多
球星之前都是在街头踢野球的孩子,他们没这么多条条框框,在场上更多即兴发挥,引导
他们的是灵感。当年糖果盒体育场的球迷欢呼著马拉多纳的归来:“他代表着工人阶级。
”因此,拉美足球似乎更有“人民属性”。
【一】
虽然左派足球至今没有明确定义,但在一些足球评论员看来,那种自由奔放、别具一格的
足球,那些由“体制外”球员引领的秀丽足球,就是左派足球。无疑,由巴尔德拉马、伊
基塔、林孔等人组成的哥伦比亚队,由马拉多纳、布鲁查加等人组成的阿根廷队,由贝利
、加林查、迪迪等人组成的巴西队,甚至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队,都是左派足球。
但在拉美左派的代表人物、乌拉圭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眼中,最值得称道的1930年(第
一届世界杯)夺冠的乌拉圭队,踢的才是最纯粹的足球。当时的乌拉圭球星安德拉德,就
像一个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蹦出来的人物——他曾经是一个黑奴,为获得自由而踢球,
从工地中成名,进而代表国家队上场。“他在场上带球、破门,对手根本碰不到他。”加
莱亚诺说。这位黑人球员在一次冲撞中眼球受损,视力几乎完全丧失,即使这样还是踢了
几年球,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盲剑客”。另一位大将卡斯特罗更神,居然只有一只手臂,
号称“独臂将军”,他打进了当届世界杯乌拉圭队的第一球以及最后一球。
黑人、穷人、盲人、残疾人,这是足球在历史中的第一声呐喊。这就是底层者的胜利,这
是庶民的胜利。这支乌拉圭队,就是人民的球队。
1950年,乌拉圭队在伟大队长巴雷拉的带领下又获得了一次冠军,还是在巴西的主场上获
得的。这次壮举被称作“一支球队击败了一个国家”。乌拉圭人的足球带有鲜明的个性和
节奏感,与其说是斗士,不如说是舞者。
后来20年,乌拉圭足球一直按著固有的节奏发展着,就像他们独特的音乐“埃斯蒂洛”,
一曲我行我素的“十行诗”。可这段时间,足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阵型经历了匈牙利的
WM、英格兰的442、荷兰的全攻全守及德国自由人战术的演变,而乌拉圭依然孤芳自赏,
活在回忆里,迈著传统的舞步,天然带着对现代化的抗拒。1973年,乌拉圭发生军事政变
,军政府上台,废除了宪法,以加莱亚诺为首的一群知识分子被迫流亡海外,掀开了乌拉
圭历史中最黑暗的一章。乌拉圭队则在世界杯舞台上沦陷——在1978、1982两届世界杯上
,居然外围赛即出局!
但是,关键时刻推动乌拉圭历史的,还是足球。1983年11月5日,一个加载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乌拉圭获得了美洲杯的冠军,7万人走上蒙得维的亚的街头庆祝。后来,这次庆祝
演变为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掀起了民主化的序幕。乌拉圭民众高举这夺冠球星的海报—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对,就是齐达内的偶像),这就是他的绰号“乌拉圭王子”的来
头。终于,军政府在人民的压力下,宣布还政于民。在反独裁的底层抗争中,足球扮演了
关键角色,就像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女神。自然,乌拉圭足球成为民众的宠儿。
“在人口只有300万的拉美小国乌拉圭,足球就是一切。每次国家队的比赛,无论对阵哪
一支球队,整个国家都会屏住呼吸,政治家、歌手和街头的小商贩们闭上了嘴巴,情人也
停止了爱抚,就连苍蝇都不能够再飞行,都要停止飞行。”
【二】
但是,命运最爱开玩笑。乌拉圭足球来到世界杯的大舞台,便显得与现代足球格格不入。
1986年世界杯上,乌拉圭有球员开场第一分钟就被罚下。“足球垃圾”——这是欧洲媒体
对乌拉圭队的刻薄形容。欧洲人不懂欣赏乌拉圭人的血性与疯狂,认为它是肮脏、丑陋,
就像百年前欧美殖民者对拉美土著人的看法一样。
乌拉圭足球就像一瓶烈酒,带着狂傲、怒火、野性、不羁。甚至有点暴力美学的形态。面
对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丹麦人,他们如杀向洋枪队的印第安武士,惨败而归。欧洲人嘲
笑他们,多么蹩脚的球队!
乌拉圭人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无比迷恋的球队,有弗朗西斯科利、丰塞卡、鲁本‧索萨等
球星的球队,在欧洲人眼中竟是“足球垃圾”。
要知道,这支球队是真正的拉美霸主——不仅两夺世界杯,更是15次夺得美洲杯。其足球
底蕴,远胜英、法、西等国。这样的成绩,谁也没资格将乌拉圭足球称为“垃圾”。
罗密欧,一位在上海工作的乌拉圭商人说,“有十多年来,乌拉圭人对这种称号耿耿于怀
。他们不欢迎我们的足球风格,因为我们代表人民。”
打个比方吧,乌拉圭球员坚持带球过人,因为在拉美人看来,这种举动意味着胆识、勇敢
,是以少胜多的英雄主义号角。但在欧洲的整体战术中,带球过人的乌拉圭人很快陷入了
集体防守中,数次过人都无功而返,都成为了欧洲人反击的机会。“欧洲球员很少过人,
他们的战术就是下底传中。”罗密欧说。
在南美赛场上,常有单骑闯关的好戏,但在世界杯上,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的表演就成了
绝唱。
【三】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拉美最著名的老左派,也是一位反体制主义者。他以拉美土著人的
视角,不仅反抗殖民主义,还反抗主流的西方价值观,就连自由主义的鼻祖、英国哲学家
洛克,也在他的抨击之列。“约翰‧洛克,用他的积蓄投资了皇家非洲公司的大宗股票…
…这家属于英国王室和‘勤奋、理智的人’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在非洲抓奴隶然后卖往美
洲。”言下之意,就连倡导自由的大知识分子都对贩卖奴隶熟视无睹,何况是寻常百姓了
。
除了洛克,加莱亚诺还向伏尔泰、卢梭、斯密等西方哲人开炮。因为这些人都在不同程度
地侮辱过拉丁美洲土著人的愚蠢和肮脏,同时放任殖民者的屠杀行为而不加以抨击与指责
。他在代表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提道,“血液就这样通过所有这些渠道流走
了,今日的发达国家过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不发达国家也就因此变得更不发达”。这
本书被誉为拉美的“圣经”。2009年,委内瑞拉总统更是将此书送给了奥巴马,毫无疑问
,加莱亚诺反西方、反殖民、反全球化的观点得到拉美人的广泛认可。
放在足球世界也一样。在主流视角之下,乌拉圭人遭到更多的歧视。弗朗西斯科利是乌拉
圭的王子,却在法甲、意甲频遭放逐;雷科巴被视为乌拉圭的珍宝,却在欧洲赛场上争议
不断。是因为他们不愿向全球化妥协?乌拉圭的天才们,吟唱着“埃斯蒂洛”,继续著自
己的舞步。
【四】
如今,打开电视,不难发现足球越来越商业化。仔细观察厄齐尔、梅西、奥斯卡等球星,
都穿上了阿迪达斯的battle pack球鞋,或者彪马的双色球鞋。正如批评者指出的,“每
个球员都是一个移动广告牌。”世界杯就是全球商业化的结果,一次大型的体育用品展示
会。商业利益合谋,已经劫持了体育。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商业巨头,已经可以
影响主教练的排兵布阵。一个球星状态再不好,主教练也不能将其弃用,因为他背后往往
有上千万的商业合同……40年前,一个叫阿拉维热的人当上了国际足协主席,他说了一句
经典的话:“我们现在将要出售一个产品——足球。”如今他做到了。
足球已经是一组商业游戏。有钱的球员相当有钱,而贫穷的球员则遭到无情淘汰。这不就
是加莱亚诺所说的“体制”吗?“当这项运动变成一份产业时,绽放在玩耍乐趣之上的足
球美丽之花便被连根拔起……在这里,找不到足球的灵感、创意、旋律,剩下的就像机械
化工业的布置。”
以欧洲五大联赛为核心展开的商业利益网络,将优秀球员一网打尽。每个球员都必须遵守
这套游戏规则——一年打六十多场比赛,除联赛、杯赛的竞争外,还必须参与最激烈的欧
洲冠军杯。这个世界杯,就是这一个大蛋糕上的樱桃罢了。“商业足球就是人贩子,派广
大的球探物色有天赋的儿童,然而将他们当做奴隶贩卖。”意大利前球员保罗‧迪卡尼奥
这番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令人深思。
2010年,乌拉圭队获得了世界杯殿军,似乎宣布著这支传统劲旅的回归。乌拉圭民众欢腾
著,但幸福的同时难免失落。有媒体质疑:这支球队与欧洲球队有什么不同?
这支球队,从教练到球员,几乎都经历了欧洲联赛的洗礼。他们不再是蒙得维的亚街头的
足球少年,不是安德拉德、卡斯特罗的摇滚英雄,而是欧洲球星生产线的产物。
【五】
两天前,在巴西的土地上,乌拉圭队输给了弱旅哥斯达黎加队。年薪1000万欧元的卡瓦尼
带队上场厮杀,无功而返。卡瓦尼有着典型的印第安人长相,红色的皮肤,锥子脸,狂野
的长发,头上若再戴几根羽毛就可以演西部片。他体内应该流淌著南半球的血液。但他始
终认为自己的老家在意大利。卡瓦尼一再向那不勒斯的记者宣称,他的爷爷出生在意大利
,因此他有意大利血统。他的足球意识无疑是现代的,他的自我认同却是去拉美化的,这
是他不同于雷科巴、索萨等前辈,迅速赢得亚平宁人好感的原因。
另外一位超级巨星因伤坐在替补席上,他就是苏亚雷斯。他同样是广告商的宠儿,是欧洲
赛场上最有号召力的前锋之一。在转会市场上,他的身价甚至超过了卡瓦尼。
乌拉圭队已经不再是左派足球的代表,不是由工人、平民组成,而是一支亿万富翁组成的
球队。与4年前的乌拉圭相比,这支球队更加贵族化。乌拉圭队的足球之魂已经失去。
看看他们的对手,哥斯达黎加,这个对手更像50年前的他们。大部分球员效力于国内的小
球队,他们的身价之和,或许还不及苏亚雷斯的十分之一,但他们自由地吟唱,有自己浓
郁的风格,像加勒比海灿烂的阳光。
只有在足球版图的边缘地带,才有平民足球,才有纯乐之花。乌拉圭最后还是向全球化屈
服,但在这个地球上,依然有些地方,左派足球倔强地存在,展现著独特的个性,比如哥
斯达黎加,比如洪都拉斯,比如加纳……然而,在足球全球化的时代里,他们注定是配角
。
*作者为电视评论员(原文刊载腾讯大家网http://goo.gl/56ybv5 ,责任编辑:代金凤
。)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14-06-23 12:27:00台湾有平民野球
作者:
Miralles (褰裳)
2014-06-23 12:29:00提供了很有趣的角度
作者:
kerry0496x (ACGç´…çŸé«®å‹¢åŠ›å´›èµ·ä¸)
2014-06-23 12:43:00老实说认为欧洲 = 学院派 僵化 是过时想法时代在变啊
弱旅哥斯达黎加... 这水准跟访问林书豪说的NGT差不多...即使是做反差 还是改一下比较好
作者:
treker (星际旅行者)
2014-06-23 14:33:00有幸跟到94年 胖马哥跟金毛狮王过人真的超帅
作者:
APC ( 能搞革命 我很快乐 )
2014-06-23 15:38:00push~
作者:
Verola (sometimes I love you)
2014-06-23 16:07:00虽然自认左派 哥斯大都说他们用欧洲最新战术了 伊朗也是这篇只有文艺价值 足球上根本是乱讲..事实是欧洲战术全球化补个嘘
作者: nutsman 2014-06-23 17:09:00
废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