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nitgirl (夏夜雨最好眠)
2023-02-15 20:28:13外公外婆都是癌症走的,而且是接连,
陪着妈妈走过这一段的时候,
觉得还好妈妈有这些阿姨舅舅一起分担,
一些重要的决定也有手足能一起商量,
觉得有手足是很幸福的事情
难免想到自己是独生女,
若是遇到类似的事情,
我有感情好的堂表兄弟姐妹,
(年年全世界集合到一个点聚)
也有另一半,
身边不缺能协助的亲近家人,
但是位置不同,考量跟观点就不一样,
不是手足,不是自己父母,
一些想法作法就是不一样...
然后,若父母不在后,
那些属于家庭里的记忆就只剩自己知道,
怎么想都是很寂寞的感受啊…
当初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决定孩子要嘛不生,要生就是二个起跳
我自己没有手足,没有可以类比的经验,
就常常问身边的人跟他们手足的感情,
还会问为什么感情好或不好,
发现其实不少隔阂是父母造成(?)
我跟先生尽量参考别人的错误,
避免重蹈覆辙,
目前孩子还小,看着
哥哥可以为了妹妹自愿被吸鼻涕不挣扎,
妹妹可以把喜欢的冰淇淋分大半给哥哥,
希望能一直维持下去…
人生路上,多个内建自己人,
比较不寂寞啊~
※ 引述《dean1990 (狄恩院长)》之铭言:
: 如标题。
: 过去的社会里,
: 由于家庭规模较大,
: 且住透天或小规模公寓的比例高,
: 以下状况还算常见:
: 1. 家里有2位以上的小孩。
: 2. 住家附近有亲戚,有能一起玩的小孩。
: 3. 邻居有年龄相近且能互动的小孩。
: 但随着时代变化,经济发展,时空收敛,
: 家庭的结构跟居住环境也有所改变,
: 以本鲁的观察,
: 家庭有小孩的,以1至2人居多,
: 3人以上相对比较少见。
: 而随着社区规模扩大,
: 生活与工作型态改变,
: 住户与住户间的互动也慢慢变少,
: 小孩会一起玩的频率感觉也比过往低。
: 从小孩到观点而言,
: 生活的范围逐渐限缩于小家庭及学校,
: 也就是可以互动、依靠、倾诉心事的对象,
: 理论上越来越少。
: 本鲁很好奇,
: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女孩,
: 如果是独生女,
: 会不会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是一大遗憾?
: 会希望有个距离近的同辈家人可以互动?
: 会这么问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有独生女,
: 仍在犹豫是否要生第二胎,
: 让小孩间彼此成长的过程中能持续互动,
: 年纪大的时候也有伴可以相互照应。
: 谢谢☺
还有一个因素是你无法预知的小孩嫁娶后,另一伴很重要,很多都是另一伴在弄,导致不合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3-02-15 21:36:00很多到国小国中开始会常常吵架 可是真的上大学以后又会变好
观察身边朋友如果是姊妹大多感情好能相互扶持,如果是兄弟/姊弟/兄妹就很难说了
人生的路上…就还是往前看吧。是不是自己人也是很难说呢
作者:
srena (Srena)
2023-02-16 17:57:00能跟自己用同个角度看待父母的,也只有手足了。前提是价值观相近的话啦...
尽人事听天命,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人生,不管有没有手足都要学会与自己相处。纵使是亲兄弟姊妹,对同件事也未必有相同记忆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