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台湾教育的四大病灶:只学“有用”的学问,学生愈来愈没有“志气”了
新闻内容:
(文章太长,以下节录重点,但推荐直接点进去看会比较清楚)
新闻连结: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686
文:苏文钰(一位台湾的大学理工教授)
我看台湾教育的问题
身在教育现场多年,我在大学教授这个角色上,一直努力成为和学生相互扶持的朋友。
每一年学期结束前,我都会个别找研究室的学生来聊天,谈谈他们的研究方向,以及我对
他们的观察、期许和关怀。
一年一年下来,我很明显意识到,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愈来愈低。
我不只需要重复我的提问,他们才能理解,学生还会同言反复,用“鬼打墙”的答案,蹩
脚地回应我。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远远低于其真实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是教育成果退化的面向之一,整体而言,我必须很泄气地说,台湾学生
的思辨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这不必然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端出的菜色如此偏废,如
何养出健康宝宝?
一、只学“有用”的学问
“念数学系将来要找什么工作?”或是“学艺术怎么能当饭吃?”都是常见的问题。但教
育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是教导出有用的人,还是有工作的人呢?
我认为整个社会都在强调“效用”时,反映的是一种短视的价值观。
我现在付出的(学习的),要在短期内有回报(进入好的学校、得到好的工作)。
从国、高中课纲与升学考试的紧密链结,到大学课程内容需要接受毕业学生就业比例的考
验,各级学校的教育方针都服膺于一套又一套追求效率的标准时,我们怎么能怪学生们以
“那有什么用”为由,拒学文言文呢?
我再强调一次,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的社会灌输了他们这样的观念。而从科技业的角
度来看,如果不建立美感,不懂得“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们将永远无法脱离代工的
命运。
二、不培养无法测量的能力
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我们的年轻学子愈来愈没有“志气”了,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
他们变得“no guts”。
才刚听完老师指定的题目,他们就抱怨“太难了”,没有接受挑战的勇气;面对课业的难
题,他们会习惯性地跟老师索求答案,在书本和论文中寻找答案,甚至向不是真正的专家
询问答案。一旦在书本、期刊里,甚至是网络上找到相近的论文,就希望套进自己的研究
中,一举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
一整个学生世代皆如此,绝对是环境所致。我们的教育太在乎纸笔测验,其他无法用分数
量化、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力,因为长期被升学制度忽略,家长及学生也就无心下功夫培养
。
讽刺的是,好不容易完成了所有的升学考试,进到大学校园──这个最该让学生放下“世
上所有事都有答案”这种惯性思考的地方──多年来还是用纸笔测验考核学生的学习,忽
略他们的实作技巧或论述逻辑。
三、制造相互排挤的世代
说到竞争,台湾真是一个最矛盾的国家。我们的制度表面上要大家合作,教科书中不是充
满了各种“团结力量大”的故事吗?
然而,骨子里却是用竞争让所有人变得贪心又自私。
小学时用考试成绩来区分好、坏学生;中学时用班排名和校排名来建立学生之间的高墙;
到大学,则继续用论文点数来订定教授的等级;等到进了社会,再依年收入与职衔来区分
地位。表面上大家行礼如仪,但台面下却为了登上金字塔的顶端,相互排挤。
我们的孩子在这种表里不一、双面性格的环境下有样学样,即便知道要合作,却也因为少
有合作的机会,而不知从何做起。
四、教育不该为教育以外的目的服务
在我看来,奉行资本主义的台湾长期被有钱人绑架。富人想要赚得更多的财富,所以逼迫
政府制定一些符合他们利益,把人变成生产工具的政策,让教育有效率地帮业界培养人才
,这使得我们的学科分类很制式、很细琐。
让我们将时间轴拉长来看,过去台湾贫穷,我们或许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线,先抢得订
单,让大家吃饱再说。用哪种方法最容易养就听话的工人?当然是填鸭式的教育,只要做
工,就有饭吃。
那不是制度的错,只是时空背景已经不同了,原先的制度不再适用了。
即使我们愿意像印度或中国那样,接受低价的工资,如今却是个愿意做工,也不见得有订
单的年代。这是时代的趋势,难道我们要站在洪水面前抵挡洪水吗?
更何况,回头想想,为什么学校要培养业界需要的人才?
姑且按下那些订单究竟富了谁的口袋、赔上了谁的健康,这些不正义的分配不谈,教育难
道非得与职业挂钩才是正道?
从杜威以降的教育家不是都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吗?
为何我们要用如此不正当的责任定位,矮化教育的神圣性,甚至以“学生就业率”为大学
评鉴的项目之一,好像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全然是学校的罪过?
如果真是这样,干脆把学校都变成职业训练所不就好了吗?
心得:
其实我是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虽然这篇不乏很“情绪”用语
但里面的内容蛮值得讨论的
我比较认同的是强调“效用”这个大项
其他分项倒没特别认同
在网络上不乏有文学、艺术、哲学、数学无用论,但也许是这样的风气影响了我们下一代
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