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串文章每个人都有他的看法,但其实整理起来主要讲的就是2个核心,
究竟是否要在“情感支持”、“家庭束缚”中抉择?
先谈“情感支持”这块。
首先人只要活着就有情感需求,比例多寡一个体差异而定。
然而台湾除了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中这类大都会的蛋白到蛋黄区以外,
要取得“社交”的资源是相对不易的。
大都会人口密集,半夜挑灯都还有热闹的地方,人与人间的关系,比较能够倾向合则来不
合则去。一旦出了都会区,有些地方6、7点就全熄灯没半个人,或者要通勤遥远才能到一
个还堪用的社交中心,年纪轻的时候还好可以热血冲;随着年龄渐长,体力、精神都会越
来越不能负荷为了取得一点点社交而通勤几个小时。
另外,年龄渐长,除了社交以外,又会多出一个“照护”的需求。
倘若居住的地方属于人口不密集的地区,要容易取得“社交”与“照护”的资源就相对不
易,新闻上独居者死亡这类无缘死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若乡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无缘社会”这本书)
一旦社交圈与习惯变得更为固定缺乏弹性,此时要再调整自己去建立新的关系就会变
得更为困难。若有“家庭”,相对的比较不需花大量的精力,向外寻求“社交”与“照护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提到,他走向家庭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曾经生过大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势必很容易被和“社交”与“照护”这两者绑在一起
因为“家庭”依然是组成“稳固社交关系”中的最小单位。
(我这边定义的“家庭”,包含“伴侣”、“两人世界”、“有小孩的小家庭”、“大家
庭”等等)
接着谈到“结婚”这个议题。
目前所谓的“结婚”,恰恰是以法律强制定义出一个稳固“家庭”关系应有的范畴。
(这也是为什么LGBT族群会很渴望能结婚,而不只是伴侣制度。)
可以说只要有“建立关系”成立“家庭”的需求,无论是哪种形式,就多多少
少都有束缚与迁就。
束缚与迁就没有所谓绝对的好坏。只要身为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就会有诸多需要互相配合
迁就的事物,从日常小事到重大抉择皆是。
毕竟情感来自于彼此付出经营的共同时间,而每个人对于情感的需求度又不同,
有的家人间只需靠通讯联络即满足,有的则是需要每日一顿共同的晚餐解决,
关系更紧密的大家庭甚至会要求成员额外空出时间,去经营家庭活动。
若有意寻求伴侣,势必须将“自己愿意被束缚的程度”与“未来的情感支持”两者一同思
考进去。若仅仅单独思考一项,就可能再规划未来上产生盲点。
另外,就目前社会来说,面对寻找伴侣的问题上。
“女性年龄低于、或不高于男性太多”,以及“繁衍需求”的比例仍高。
女性常常被迫要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抉择是否走入“家庭”。也更会产生所谓年龄上限不
结婚究竟好不好的困惑。
因此虽然文章标题是写“身边到35岁以上还没结婚的真的快乐吗”
却会看到大量回文再谈“单身女性”的缘故。
不可否认的男性就是有比较多时间去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形式与伴侣关系。
男性即使曾经不想,一旦到某个时间点受生物本能驱使,转念想要有下一代(暂不论生出来
小孩健不健康),依然有转圜的余地;男性即使年龄较大,5、60岁后虽然也困难,但再找
到伴的难度仍较女性为低。
那么身为女性,此时要自问的就是几个问题。
Q1:我是否能百分百确实肯定自己就是讨厌与他人有关系,或者更是俗一点的讲法
,是否绝对肯定的不婚不生?
Q2:我是否能负担的起未来随着年龄渐长,可能出现的“孤寂感”,以及面临他人有伴时,
能否应付那份“相对剥夺感”?
Q3:未来我所居住的地区是否能处理我的“社交”与“照护”问题?
(当然每个人会有更细部的问题要思考,这边也暂不谈论,可能还有长辈要长照,或许一
个人负担不来,会带来过劳精神压抑死的问题)
若以上几题都不能完全肯定,那么所要采取的行动就很明确了
1.维持一定量的社交
考量过自己个性,在行有余力、不影响生活的状态下,探索自己想要的偏向哪种关系,
无意寻求伴侣,至少能寻找具相同理念的人,建立较为稳定的互助网络
有意寻求伴侣,也比较能透过社交找到正确适合的人
2.存钱:给自己存大量的金钱,以待未来若有需求,能够移居到有丰富“社交”与“照护
”资源的地区
我想以此为基础,即便到了35岁也能够比较不慌张吧?或者甚至可以说“相对”快乐?
毕竟独身、交往、家庭等不同的选择究竟是好是坏,牵涉良多勉强不来。
这系列文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家庭观,其实相当有趣,也很难得
倒是各位在讨论时能够多一份谅解,不要全都以自身立场去评论不同人的抉择就好了~
至于成立家庭后,要不要有小孩(亲生、领养……),就又是另外的课题不在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