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乎咪桑,我酱爆啦
说一个真实案例,先说不是所有育幼院都这样,勿嘴我
只是听到亲戚的分享
我亲戚全家8个兄弟姊妹来自某偏乡的佛教育幼院
父母因事故双亡
所以兄弟姊妹最大的当时才国中的年纪就全部住在育幼院
那间育幼院有一个很佩服的传统,不知道其他是不是
在3.40年前小朋友到了可以自主的年纪
因为育幼院人手不足,会分成类似小组这样
几位年幼小朋友会给可能高中或更大的女生带
(男生那年代就是可选择北上工作或继续半工半,毕竟育幼院除非你残疾,
就是提供到你差不多可赚钱那年纪)
而那几位小朋友则会称那位小组的女生为:妈妈
算是一个小家庭这样
每天早上一大清早念佛,下田完去上课
上完课看是工作或回来照顾小朋友
(3.40年前弃养就其实已经很泛滥,先天残疾,女宝宝之类的观念)
你说资源充不充足,其实不能说很充足,但也不会说很拮据
毕业的长大的大朋友每年院庆会回来帮忙赞助,积少成多
各地厂商补助衣物生活用品,默默捐款的人(尤其也是有很多有钱人)
以一年下来,对2.300人规模的育幼院来说非常够用
但对于求学来说,毕竟不是完善的家庭,又偏乡
相对毕业后的质就不会都是好的(当然还是有,只是比较少)
出社会我看我那亲戚那家,要码劳力活,要玛基层
就是很辛苦,但对于家庭非常重视,非常
可能从小体会过那种感觉,不希望自己的家庭也会这样
比较属于脚踏实地,自己几两重做几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