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纯不爽很多人把选择生涯方向的重责大任推给老师和学校,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
环境下有人可以找到方向,有的人沉浮一生?
抱怨的人自己有做到该做的事吗?
先讲结论:
1.大学是做研究的地方,不是职业训练所,想工作为主?当警察就去警专,当兵就签下去
,想有一家自己的店就去当学徒或打工,本来就是先决定方向,有需要再唸大学。
2.生涯规划重点在学生心态和家长的资源,别再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了。
我是完全中学的生物科老师,在当老师之前,我也觉得学生很可怜,老师给的不够多,没
有更多课外的尝试,但当老师以后我就知道为什么老师大多都不想管,真的是自找麻烦。
之前暑假给高一升高二的同学两份作业
第一份内容大致包含:
如何从兴趣找到未来的路、从现实层面应该考虑的面向、未来两年可以做的规划,有做表
格及说明如何去写。
第二份是昆虫观察:
一人发3只甲虫,先讲哪些事情要注意,不要用保特瓶养,很难清理也不通风,不要倒水
,湿气重会发霉会死...重点是要他们想办法查出名称、饲养方法并一周做一次纪录。(
一
般情况3-5天整理一次就够了)
最后呢?4个班只有一个人交第一份作业,说想当军警(薪水栏只写:水准之上...)。我
说很好啊,但有个问题,军人有军官士官和兵;警察有警官和警员,他们工作内容、薪水
都不一样,哪个才更符合你的期待?排休方式,升职管道不同,实质上差在哪?这些搞不
清楚的话根本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结果呢?就没下文了,缴交人数0。
昆虫观察作业就更惨,只有一个人交,作业内容是2周后就都死了,所以只有两次纪录,
看饲养环境:把虫丢在宝特瓶里戳几个超小的洞,里面都是水气...这要怎么活?当下我
真
的超难过,不但没有训练到学生解决问题虐待动物,开学回收的虫不到10只...又听到学
生
互相嘲笑怎么把虫弄死的真的是超级不爽。
你说这样的人能掌握什么样的未来?
我当老师以后才觉得企业主很可怜,很多人整天只会摆烂,真的是领22k都嫌太多,但这
些人也会上大学欸,你要怎么挑?
这些现在摆烂只想爽的人未来也会说是教育偏差害了自己,都是they 的错啦,我也只能
笑笑而已。
※ 引述《MonkeyCL (可爱的小猴子)》之铭言:
: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提到,
: 台湾教育体制不良,
: 导致很多人到了大学才开始摸索人生的志向,
: 也因此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
: 工作的内容和大学所学的完全没有关系,
: 进入职场后要完全重头学习。
人生方向不是学校开两学分生涯规划课程就可以决定的东西,人随着见识与经验的增加,
每个时段能考虑到的重点都不一样,例如:小时候吃糖果就好棒,长大后摆在你前面都懒
得吃。
要在国高中时期明确决定人生方向是不切实际的,要教的是判断和选择方法。
: 最近和家里读大学的晚辈聊天,
: 似乎他也遇到一样的烦恼,
: 对于自己读的科系不是那么有兴趣,
: 毕业以后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
: 当然还有一部份的人是因为唸的科系几乎没有对应到产业的职缺,
: 所以不几乎不可能做和本科系有关的工作。
: 既然很多人毕业以后工作和本科系没有关系,
: 那为什么还要读大学啊?
以前的教育更重升学考试,靠打骂进大学比比皆是,他们又考虑过什么人生志向了?
这些都是假议题,重点是读某些科系没“钱途”,但实际上真的没钱途吗?还真的很难说
,同样性质的工作在其他国家薪水可以是台湾的10倍,当然需要比较强的语文和专业能力
,但这些人有那种能力吗?
网络大多的是批判老师和教育的文章,几乎没有批判学生的文,你回想一下以前的自己和
同学,会有那样的困难自己没有责任吗?
失败的人永远可以找到借口把责任从自己推开。先想想自己为自己努力过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