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不一定吧
也有过得很“树熙”(台语)的同学不想去同学会啊
以下就国高中以下的同学会而言
直白的理由是:
“工作都忙死了,除非同学之间能对我的目前职涯有帮助,
又或者真的超级想念以前和同学打闹的欢乐时光,
否则要花上至少三个小时(通勤时间、到现场哈拉待三十分钟以上),
像在工作场合一样互相比较谁才是温拿,还没有钱赚,何必?”
当然这种想法比较功利啦
但真正忙于事业的人
确实少有闲情逸致到一场“人生比较大会”又去比东较西的
而且我认为
感情真的不错的同学
私下就会联络了
用不着在这种刻意举办的大拜拜出现
和一堆早已疏离到可能连名字都要歪著头想一下的人讲客套话
我不熟他的工作,他也不了解我这行
问了彼此近况又如何
互相讲了几句干巴巴的询问词
听者茫然、解释的人头疼
最后还不是来个:“加油”二字
然后,
当年在班上如果不算是风云人物
即使现在有点成就
也未必不会“重温旧梦”
当然成就不输郭董,应该有机会反败为胜
我遇过的情形又更进化些
班上有某群私交很好、毕业后每年还会定期聚会的同学
他们参加这种大型的同学会
就看他们的小团体串整场:这里聊聊、那里谈谈
有邀导师的话,干脆就绕着导师转
好像整个同学会,他们才是主角
其他人不过是来让他们观赏的配角
假如认为:“可能同学有资源可以帮助自己”
通常,
知道对方有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源
已是要有相当程度的关注
毕竟现在有几个人说得出“每个高中”同学的工作
再者,要让对方愿意帮忙,或至少你觉得他会愿意给予资助
如果平日没连系,
应该是同学时期的交情好到爆炸或自己名声有相当程度,
才会即使久没联络还愿意协助
不过后者也应该用不到失联已久的同学帮忙
平常应该就会有不少贵人相助了
而且“期待有同学帮助自己”,
不就是最前面提到那种功利的思维
只是没有那么露骨
另外
在完全不知道是否有这机会的情形跑去期许幸运落到自己身上
还不如直接从目前生活圈的其他管道找资源
机率绝对是大得上许多
但
我也不认为完全不用办同学会
比较值得办同学会的时间点大概有两个
一个是“在学时期”,
不过这时候依然有学校、学历可以比
另一个则是等大家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再办
当然这时候可能还是会有人拿“儿孙”出来炫耀
但我觉得到那时候
即使听到炫耀,心境也会淡然很多
又或者,
快进棺材还能念念不忘地想比较
也只能说老当益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