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nedas (南瓜塔塔麋)》之铭言:
: 大家安安
: 我常常需要打苹果这两个字
: 可是每次都不会出现
: 其他的字打前面的注音就好了
: 就是苹果还要找…
: 有没有人有一样的困扰?
: 而且我还发现注音的BUG
: ㄆㄧㄥˊ
: 跟
: ㄆㄧㄣˊ
: 都是苹==
《广韵》:苹,符真切。
频,符真切。
“苹”与其声符“频”本来是同音字,
在中古时期的《广韵》中同为并母真韵,
在近代北方代表的《中原音韵》中清化,同读为滂母的真文韵,阳平调。
依韵书对应到今天的华语,读音应同为ㄆㄧㄣˊ。
但正如原PO与推文中提到的,字典与输入法都显示“苹”有二读:
ㄆㄧㄣˊ,指一种水生植物,如“白苹”。
ㄆㄧㄥˊ,用于“苹果”。
按前述《广韵》的记音可知,
第一种读法ㄆㄧㄣˊ才是“苹”的本音。
《广韵》外的一个证据是,
“苹”在《说文解字》中又写作“草字头的宾”(这里无法显示),从艸宾声。
而“宾”也跟“频”一样,是真韵字,今华语应为ㄣ韵尾。
所以问题在于第二种读法ㄆㄧㄥˊ是怎么出现的?
由于此读只出现在“苹果”一词,
我的假设是,ㄥ韵尾是被后字“果”的声母 (ㄍ),在发音部位上同化出来的结果。
白话解释就是:
因为“果”的声母 (ㄍ) 是舌背向口腔后部软颚部位隆起所产生的语音,
所以发音时为了衔接到后字“果”的这个软颚声母,
前字“苹”结尾原本属于口腔前方齿龈部位的鼻音韵尾ㄣ,
便自然而然改为与ㄍ一样的软颚部位,即软颚鼻音ㄥ (拼音为 ng)。
换言之,ㄆㄧㄥˊ的读法是音韵上的同化规律 (assimilation) 被词汇化所致。
类似的鼻音部位同化规律在各种语言中俯拾皆是。
譬如华语的“南”本为 -n 结尾 (ㄢ其实是 a + n 的组合),
在“南边”一词中,大家可以念念看,
会发现正常语速下,“南”变成 -m 结尾,
这是 -n 被后字“边”的双唇声母 (ㄅ) 同化成同部位的结果。
又如台语“艰苦”(kan-khoo) 一词中,
“艰”本为 -n (ㄢ) 结尾,但有些人却会读为 kang-khoo,变成 -ng (ㄤ) 结尾。
这跟“苹”的ㄥ韵尾原理一致,
都是被后字的软颚声母 (ㄍ、ㄎ) 同化成软颚部位所致。
再如英语的否定前缀 in-,
当加在软颚部位开头的形容词前时,譬如 in + correct,
in- 的 n 实际读音为 ng (音标为长脚的 n)
而当加在双唇部位开头的形容词前时,譬如 in + possible,
in- 的 n 更是直接在拼写上就写成双唇部位的 m。
华语的“苹”在“果”前变成ㄥ韵尾,原理正如 incorrect 中 in- 结尾读音的改变,
华语的“南”在“边”前变成 -m 韵尾,原理也正如 in- 在 impossible 中的变化。
最后再举一个日语的例子:
日语“三”的汉字音读 saN (N 表示小舌鼻音),
其鼻音韵尾的部位也是随后字声母同化,
后接齿龈部位声母时,如“三人”(san-niN),为齿龈鼻音;
后接双唇部位声母时,如“三本”(sam-boN),为双唇鼻音;
后接软颚部位声母时,如“三个”(sang-ko),为软颚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