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专业医院奴工给年轻学子一些建议
我们这些无聊的老人家最喜欢问大一的为什么来念医学系?现在还来得及转行
但10个有11个不会讲自己从小就想当医生
当年本班大致上的组成约3成左右是医师世家,7成阶级复制
大约9成的人先天家庭体质良好,欠债来念书的我目前还没遇过
先天体质就差的你一定要先有这样的认知,再来
想念医学系跟想当医生其实是两回事,念医学系对医师来说只是门票罢了
本班大约也有0.5-1成最后不当医生的
确定有想当医生,你人生中有三个关卡要过
1.考上医学系
医学系跟其他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总额管制,每年只有约1400名
为什么说PR99离上医学系还有天壤之别就是这样,
每年学生再怎样少子化应届也还有个10万上下,1,400/100,000是很简单的算术
再来,学生的学力程度原则上也是一个常态分布,越集中在前面几千分之一
程度的差距也能是天差地远,想当年高中班上第一名学测原始分数还能海电第二名快100分
当你考50分时要进步一分跟考90分时要进步一分所花的努力可是级数成长
就算你今天可以考到1500名不代表你离1400名很近
PR99进步到99.9花的努力可能10倍于PR60进步到PR99,讲念书念到吐血真的不夸张
当年指考前练习过的数学题数可是破万,只为了从80分进步到95以上
能不能考上医学系其实就是这个功夫,从80到90这段路程
我相信同样的努力功夫足够让你从0分进步到80分,却无法让你再从80到90
所以请你要有正确的认知,那种乍看之下努力个几个月就从50分进步到80分的程度
大概要再花5-10倍的功夫才足以让你考上
医科保证班干的就是让这些80分以上的人能稳定进步到90分以上
如果你在努力上有基本认识,接下来是应考策略的问题
先说,非应届要上比应届要上需要花3-5倍的功夫
应届有学测优势,尤其医学系越来越喜欢由学测入学,那些教授大老喜欢的是多角化人才
只会念书的废物牠们看多了,所以对家庭资源落后的人是超大劣势
当然偶而会录取一些清贫学生当当广告,但那只占总录取名额3-5%
没有丰富的出国历练、志工经验、多语言能力、良好国际观、丰富人文价值都洗洗睡
说实话,要有这些经验其实不难,但同时要有PR99.9的成绩水准就很难
想走这条路最务实的就是高一就找个念过医学系的人指导备审资料,
大老想要什么不是区区高中生能知道的,
什么叫医学伦理四大原则?什么叫ACGME医学生必备六大核心能力?
怎样是合格的沟通能力?怎样做团队合作?怎样领导统御?为什么念医学系?
随便问问就能把你弄暴?更别提有些有BG的,人家爸妈是面试官大学同学你怎么比
所以你剩下的只有指考这个窄门
指考的不利条件就是名额更少,都被学测瓜分掉了,还有一堆非应届的来抢
上面的1400大概剩不到一半,还有一堆多念你一年书的人跟你抢
但指考的优势条件就是成绩一翻两瞪眼,上了就上了
想靠指考,要先抓准历届录取成绩的低标,然后加个10-20分作为你努力的目标
如前面所说,80分进步到90分要的努力不是普通吐血
再怎样会教的老师大多只能让你到80分的水准,因为到这个层次还是知识理解的问题
当你有办法考80分表示你对这个科目至少有8成的理解
你会答错的问题就多半是几种情况,
一.本来就超出程度的题目,概念上符合课纲却需要灵活的思考去作答或有课纲以外
知识能顺利作答。
举例来说,数甲有极限跟简易微积分的概念,一些较难的微积分证明就有机会入题
让你能够以极限的概念证明
二.粗心犯错
三.记忆性的刁钻题
四.尚未精熟的范围
这几种状况中只有状况四较有进步的空间,其他状况不管念多久都会发生
只是比例高低跟运气的问题
想解决这样的错误,很可惜的只能靠海量的练习,再怎样高中的课纲都是固定的
表示题型也是固定,只要练习基数在基本题型的10-50倍以上
基本题型再怎样变化都能够轻松面对,不过前提是你已经有80分的水准
最后是志愿选填
医学系有分自费、公费、军费三种
自费就不用讲了,军费顾名思义是军人身分,在学期间免学费还有薪水拿
但你念几年就要还国家两倍(不太确定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
应届25岁毕业要到39岁才退伍,只有屎缺跟只能在军系医院训练服务
公费,目前有500壮士政策
一样是学费减免,但要还6年(不确定今年含不含下乡)
而且你入学时的政策跟你毕业不同是溯及既往
简单讲,你入学时假设讲好不用下乡但毕业时可能被改成要下乡3年
6年的时间都够政党轮替,更别提卫福部长都换几任了
绑定选科,要还完才给你医师执照,没还完则是拿不到执照还要缴违约金
目前500壮士政策就是绑定大科+超高违约金(约1500万)逼你投入医疗崩坏漏洞
另一项则是学校的问题
其实能考上就要偷笑了,公立跟私医的差别只有要进医院才会出现
公立就台阳成,私医长北高马中中慈辅
学校决定了你的血统跟未来实习医院的选择甚至是学长姊、同学的人脉
像公立就要血统纯正,而私医则是越老牌的人脉越广,像辅大就颇惨
想当医生其实这是最重要的阶段
因为你念的费别、学校其实决定你往后选科跟人生顺遂的程度
能当上医师能力的差距不会太大,所以人脉跟背景才决定一切
务必务必要想清楚
住彰化,最好的地缘训练医院跟学校就是中部的几家,中国、中荣、中山、彰基、
奇美、成大
有几个高中生知道哪些可以训练公费生,哪些要求血统,哪个学校的附属医院又是?
你未来住院医师训练的医院可能是工作几十年的医院
结婚、买房、成家可能都跟医院绑在一起,在北、中、南、东差距神大
就算想开诊所,训练的医院也很重要
2.医学系毕业且顺利拿到执照
为什么说考上只是拿到门票?因为每届约有1-5%不等的无法毕业(不含考不到照)
不外乎免强考上跟不上学业被当到退学、适应不了学业、适应不了实习、精神病发作
不过整体来说考得上医学系已经筛选过
以1-5%的淘汰率来说算是考得上就毕得了业,反正学校其实很帮忙
难关就两个开始学专业科目跟实习
以目前6+2年制(即6年医学教育与2年毕业后不分科医学住院医师训练)来说
大2开始专业科目,专业科目简单讲就是国考的考科
一学期的念书量大概跟你高中三年加起来一样甚至更多
以大家最爱说嘴的解剖学来说
一页图谱可以有50个左右的构造,一本书1000多页,5万以上的结构
但这门课含实作只有3-4学分(不同学校差异蛮大的,本校学分有精简过)
平均一堂课要上10-30页不等的内容加上实作,你觉得老师能讲什么?
都是剩下自己念,而这只是这学期的其中一门课
当然,其他系的课不见得会比较轻松,台大法律、台大电机这种类型的课也不见得少
问题是从大二到大五进医院每学期都这么紧绷其他系就比较少见了
当然,以医学系的水准来说,这种程度的课业本来就常态,还有时间练第二专长或兴趣
但普通人的水准就洗洗睡吧。
中间还有大四要考国考第一阶段,没考过不能考二阶执照掰掰
通过率约7成-9成,不同校差距颇大
实习又是另一回事
你会发现以前念到要死的书只是垃圾中的垃圾,占真正医学知识的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随便一个专科可以用到的知识量都一书柜
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太爆炸,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内科学的圣经哈里逊内科,洋洋洒洒3600多页,平均3年改版一次
差不多你念完一遍就可以买下一版了
很多你在学校学的东西等你进医院都是错的,只要隔天又有个NEJM大型study发表
一堆书跟标准治疗都要更新,CPR的准则ACLS AHA每5年会更新一次
也就是说你不学习新知5年后你帮人家CPR做错了你都不知道
知识以外又有技术层面的问题,开刀、导管、镜检等等一堆高阶技能等你练一辈子
然后医院的体系、系统甚至健保制度,对待病人的态度、做法
要花太多时间去适应这个扭曲的生态
适应不了就爆炸说再见。基本上就是职场训练了
而这时期的重要性就是决定未来专科的走向,很多科别你过了实习大概一辈子碰不到
你选择实习的医院影响深远,没提前拜码头谁鸟你啊。
很多一辈子的决定就压缩在大六大七这时候,能升到大七没出重大医疗疏失毕业不是难事
但考照又是另一回事。
3.住院医师专科训练
其实要加上PGY才对,现在多了一个东西叫做毕业后不分科医学训练(PGY)
美其名是加深医学训练的广度跟深度,其实就是四大科人力不足的专业奴工
不过这东西也让专科的选择有了不同方向的扭曲,什么内招、外招三小的
不过这个不重要
简单讲专科医师训练,这也是很多大叔大婶看到我们总是误会说短袍就是实习的根源
基本上拿到医师执照就能够行医,但却不代表你独当一面
基于医疗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可能一个医师学会所有的医学技能而有专科化的发展
卫福部有订定21个专科及相关训练,完成后经考试可以拿到专科医师执照
通常拿到专科后才会被承认为主治医师,也才能独当一面
而专科医师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住院医师阶段
这个阶段你同时是学生(专科学习)也是医院员工(因为你有执照了)
要同时间享受两者的坏处
工时太长?很抱歉,你是学生要我肯教你就偷笑了还抱怨工时
工作做不完?很抱歉,你是员工你要完成你的工作
因此选择怎样的专科就有泥云般的差别,最基本的,至少影响到你主治医师的薪水
这部分的利弊分析无法着墨太多,毕竟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假设你真的真的顺利达到这个阶段,现在讲的可能有巨幅的变化
爽科到时候也不见得是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