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 上课超认真在笔记上面
纸的大小、规格、样式、厚薄、
笔的粗细、深浅、圆珠滑度、品牌、立可带、立可白
抄写的方式、心智图、条列式、短文式、剪贴式、
每一页笔记都经过再三考虑,每一笔都很计较
如果很丑或不是自己的模式(除非是规定作业),就算考完试就要用不到,也看不顺眼
之后,笔记多半也都被保留到现在
蛮多送给亲戚弟妹,虽然有点心痛> <
目前手上还留着的 有数学、英文、历史、语言类
我:我讨厌讲义用订书针,容易破
有些人跟我说:反正之后也是要丢
我:我都留着呀
他们:你还会看吗?
我:一些不会,但是是种过程,像语言类还蛮有用的吧,毕竟一天没学就忘
我发现会保留笔记到中年的多半是教授,甚至还给自己的儿子用
以前一直到现在,每每拿到老师发的讲义或重要的东西,
第一件事就是把订书针拆掉,用长尾夹先档著,再拿去热熔装订成册
就算期末才收到下册讲义(=这门课结束,剩下不会教),也会跟上册一起热熔
想问问大家对于笔记也这么纠结吗?
我是到大学,才因为抄写来不及改用铅笔,但还是保有纸张书套选用、热熔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