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中时期满脸痘 杀童嫌遭讥“麻鸭”霸凌
昨天对无辜女童斩首的凶嫌王景玉,面对检警问讯时毫无悔意,还疯言疯语让检警傻眼,
被法官依涉犯杀人重罪、串证、逃亡之虞裁定羁押禁见。今天《苹果》记者独家电访到王
景玉的国中同班同学,她表示,国中时王景玉因为个子矮小,脸上都是青春痘及雀斑,常
常被班上很多同学言语霸凌,还有不知道谁帮他取了一个“麻鸭”的绰号,到他国中毕业
时都还跟着他。
大概7年前,他们班上还在钱柜举行小型的同学会,感觉他已经变得有点怪,但是又说不
出来哪里不一样,唱歌时都唱一些很忧郁的情歌,也没有跟大家说自己的感情状况,只说
自己在大卖场工作,结束后到现在也都没连络,昨天看到这个新闻真的吓一跳,也觉得恐
怖,因为自己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真的让她好奇这几年“麻鸭”发生什么事。(突发中
心庄淇钧/新北报导)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60329/827219/
心得:个人觉得比起煽动仇恨的新闻报导,这篇重要的多了。并不是说这些以前被霸凌过
的人都有伤害人的倾向,但从以前到现在,从郑捷到今天这个,几乎都有被霸凌的经历。
那可不可以从这方面下去切入,研究犯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关心跟心理辅导呢?
我在这方面并不是专家所以不能提实际的方案,只是真的觉得事前的预防比事后的补救重
要多了。
各位是想要在坏事发生前试图不要让事情发生,还是发生后再来讨论怎么让坏人消失在这
个地球上?
本身算是偏反废死的,但杀女童案后大家不是讨论如何从根本解决问题而是一窝蜂的鞭打
废死团体这个现象我真的觉得很有趣。
有人说,事前预防跟事后补救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可以啊,可是大家为事前补救关注、
做了多少?
知道为何那么多人都在战废死议题只有极少数人在探讨事发原因跟如何从根本教育去防范
吗?因为大多数人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新闻媒体脸书艺人都表态自己废不废死的观点,骨
牌效应加上跟风心态以致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议题。
我不懂整个社会为何不愿自主思考,明明本质那么简单却在战后果
我真的不懂。
为什么是大多数的白痴在建筑这个社会。
抱歉用词激烈了点,想嘘就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