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看了一些回应之后决定发一篇文章,
自己本身有兼过高中的地科家教,
在这边让大家多认识地震。
本篇文章不会有难懂的英文、物理公式或专有名词,
请安心服用。
1.首先讨论规模:
早先使用的单位叫做芮氏规模,
这个不一定是整数,
规模每增加1,
释放的能量就增加了32倍。
实际的例子其实满不容易提的,
毕竟你要了解的是整个大断层的移动…
最容易让人了解的例子是规模6的地震,
总能量相当于二战时丢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
芮氏规模的发明是在1935年,
不过后来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已经不适用,
所以有在1977年提出新的度量方法,
叫做地震矩规模,
但是台湾目前仍采用芮氏规模。
有历史纪录以来,
最大规模的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
芮氏规模9.5左右,
想知道9.5有多可怕,
请自行Google.
2.接下来是震度,
顾名思义就是震动的程度,
又称为“地动加速度”,
简单说就是让你感觉到摇晃的程度。
前面有一篇用重力加速度g来解释,
我觉得看得懂的人可能不多…
加速度的概念就是…
如果你跳楼,
每秒测量到你下坠的速度就会比前一秒要更快,
每秒增加的量都一样,
这个增加的量值就是g.
然而震度有很多种,
台湾用的最大就是7级,
也就是说就算你感受到比7级更大的,
他还是7级。
像美国用的最高有到12级,
但这不代表我们的7级跟他们的7级是一样的喔~
就像华氏100度跟摄氏100度不一样的概念。
3.地震造成的波动有4种,
这边我介绍两种大家也许上课有听过的,
也就是P波跟S波,
差别在那呢?
P波比S波还快,
而P波是上下晃,
S波则是左右晃,
当然这跟断层移动的方式有关。
像台北101的阻尼器如果遇到强大的P波,
可能就没有太大作用了…
这个详细也可以自行Google了解。
补充一下,
能精确计算震央跟震源的位置,
就是靠P波跟S波的传递速度差。
4.震央跟震源又有什么差别?
很简单,
震源是板块错动的点,
一定是在地底下的,
震央就是震源的地表正上方,
所以如果我脚下50公里处是震源,
我站的地方就是震央。
5.大家都在说场址效应,
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地震的波动变慢了。
这就是为什么高雄只晃一秒多,
而台南晃了八秒以上。
台南冲积面积非常广,
土质松软,
不只是会让地震波跑得慢,
同时放大震动的幅度,
理所当然就晃比较久,
灾害自然就多。
这跟传递波动的介质转换有关,
我可以用3~5个公式验证,
不过说好不提数学了~
地震浅源的时候会遇到上下+左右同时晃的情况真的超可怕Orz
作者:
kikik ( )
2016-02-10 21:31:00推~
作者:
dt0312 (在蔚蓝之中翱翔)
2016-02-10 21:33:00其实我还是觉得 说能量等于几颗原子弹 这概念无法理解
作者:
dt0312 (在蔚蓝之中翱翔)
2016-02-10 21:34:00现在活着的人几乎没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事件啊@@
作者:
ccpz (OoOoOo)
2016-02-10 21:43:00用没经历过的事来形容,真的蛮诡异的
作者: ninisoda (ninisoda) 2016-02-10 21:43:00
推有理解
9级就差不多末日火山,可让高山水库崩溃,中国古代淹水9酱再来就分 浅层 跟深层....
作者:
Simonfenix (Livingfailure)
2016-02-11 00:04:00以921来说就是差不多只能趴着等摇完才能正常移动的水准
增知识了,一直想说为什么震央在高雄,台南房子却倒塌,谢谢分享~
作者: v31429 (ç“œå›ãƒ¡ãƒãƒ³å®‡å®™) 2016-02-11 00:53:00
浅显易懂,真的是老师
作者: sandy123433 (小莉子) 2016-02-11 11:43:00
谢谢分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