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您好
本人键盘心理师
性别,的确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怎么说呢?
这牵涉到从小到大的认知发展,或许会有个案,但我们先这边从学理的角度(研究/统计)
看看这一系列的经过是怎么一回事吧!
谈到性的发展,我们不免想到佛洛依德(Freud)和艾瑞克森(Erikson)
前者提出
(1)口腔期 (2)肛门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性征期
后者则有
(1)婴儿期 (2)幼童期 (3)学龄前 (4)学龄期 (5)青春期 (6)下略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发展各自的能力。
若是无法在某骑得到相对应的对待,有可能造成能力上的不足,
当然以上都是可以弥补的,只是相对于敏感期而言,较为困难,
而且这种以岁数的界定也只是概括,有些人会稍微迟些、有些人会稍微快些。
让我们来谈谈高中吧!一个16~18岁的花漾年纪
Freud说:‘这年纪的孩子,性器期的冲动会再次出现,
但是这次她们有能力把这精力投注在各种社会所认可的活动中’
Erikson说:‘这是一个孩子转为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她们开始测试各种界限,
希望能澄清自我身分、生活目标以及生命意义。’
我想大部分的孩子在这一个阶段仍然再努力探索关于自身的时候。
可惜的是,我们的社会给予孩子去探索自身的时间寥寥无几,
因为这时候正是面临考大学这个生死关头(!?)的时候。
光是每天上课、念书、补习这样占据所有时间空间的无限循环,让人喘不过气。
而且也没有人教导如何探索。孩子们只能从同侪模仿/偶像学习/网络观摩/电视吸收。
不管是对性别的底定、还是对未来的向往。
在这16年(甚至永远)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与社会互动的影响很重要。
这个社会指的是孩子所生活中环境的一切,包含父母、同学、老师、司机、店员
电视、网络、报纸、书籍杂志...etc
种种的刺激都是塑成他‘这个人’的资源。
我们从‘性别基模理论’(Bem、Martin&Halverson)中可以知道。
孩子一但知道自己的性别,便会发展有关自己男性或女性的概念,并开始接受自己
的性别角色,而他们接受性别角色的方式,是以他们所处的社会如何分类人群(男女)
来建立、调整自己的基模,让自身符合文化的需求,做着他们社会认为性别应该做的事。
但
如果有一个人对你很好,你会不会有喜欢他的可能?
如果有一个人有吸引你的特质,妳会不会有喜欢她的悸动?
所以当念女校或是收到同性良好对待时,喜欢对方...
就直觉来说,并没有什么奇怪不是吗XD?
就好像你看到可爱的动物很喜欢一样!
就好像你喜欢你的父母一样!
你要说:‘这不是爱情!’
但我要说:‘这是爱、这是喜欢。’
当孩子经历还不够多、体会还不够多的时候。
他们所看到的观点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如同父母告诉孩子:
‘妳不乖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是我们家的小孩了!’这样子大人认为是开玩笑的气话。
可知道会让孩子受到多么大的惊吓!?因为在他们心中你就是他们的世界。
即使如此,你不能说这不是爱,也不能简单用‘妳还太小、等妳长大就知道了’
因为这份感情是真挚的、纯粹的、几乎不包含利益交换的。
就算你用你的阅历来看是可笑,但对他们来说再真实也不过的。
自然
将我们分成两种性别的身体。
社会
将我们分成两种性别的行为。
但是,我们却可以拥有两种不同的特质。
我是男生,但是我可以展现温柔的一面
我是女生,但我可以展现我刚强的一面
当我们这个世界不再绝对,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
我选择喜欢女生、我选择喜欢男生。
最后要感谢爸爸愿意提出这个议题,可以看出你的不安和徬徨
即使知道自己会支持自己的女儿,但是却无法强制让别人也有同样想法。
因为我们的社会虽然慢慢改变,但是仍然不够友善。
同侪的歧视、社会的批评、更甚家庭的反对。
每一个孩子的支持如果都转为攻击,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
置于隐私的部分我不想多谈www
如同有人回的一样,不好,但是你仍然做了。
好处是你能了解女儿未来可能遭受的困难,然后适时给予支持。
坏处是可能破坏妳们之间的信任关系。
一个两权相害取其轻的概念(吧!?)
也或许妳女儿早就知道了www
如果问我,我会认为这是孩子必经的成长阶段。
我们可以做为一个引导者、守护者、支持者。
陪孩子走过这一段,因为有些事情要体会过,才能成长啊!
祝顺利
by键盘心理师(皓
言不及义或错误部分、请不吝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