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金钟的一些疑问

楼主: toosilence (Mulamo)   2015-08-29 02:51:30
※ 引述《catheadbird (暗光叫)》之铭言:
: 在谈金钟之前想先说说一件事
: 如果有参加过比赛的人尤其像是影片、设计、摄影这类
: 应该都有看过类似“各类作品若未达到决选标准,得以从缺”,类似这样的注记
: 我的想法是评审喜好本就会有所不同,我自己曾有过大家都看好,最后却没得奖的经验,
: 连老师都傻眼了
: 那是我非常努力的作品
: 也有看过奖项从缺的例子,身边的朋友很努力用心完成作品多但也是摸摸鼻子就算了
: 应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但好像不会放大到觉得这是评审对自己圈子的羞辱(基本上
: 从缺就代表当届水准不足的意思吧?)
: 但就如同金曲唱跳歌手较不吃香一般,喜好不同就会有所差异,
: 曾经我的摄影老师说过
: 我们评分的时候,不能评断当事人对这张照片的情感,我们只能尽力依照光线、构图等去
: 下评断,尽力公平,不带主观
: 我相信评审也尽力了
: 恩…好像有点偏题了
: 我想说的是,人生很多事徒劳无功,努力不见得有收获,大家都很努力,可是呈现出来的
: 就是不够
: 至于综艺玩很大,平常不爱看综艺节目的我超爱看,我妈也很爱看
: 但常常我妈就会说这个关卡几年前某某节目有非常类似的
: 我就会回:喔 是喔~
: 但我跟我妈还是会笑的很开心觉得很好看
: 不过这是因为我们是观赏者,就如去看音乐剧专业的和一般观赏者看的地方就是不一样
: 好像不是一句“可是我觉得很好看啊,类似又怎样,干嘛否定他?”然后就可以带过
: 如果同理的话那么奔跑吧兄弟 这类的节目也可以?
: 其实说这么多我想问的是如果各位自己参加了自己很在乎的比赛,奖项却从缺,各位会觉
: 得自己被侮辱了吗?
: 我个人不会,如果想法不同,各位有其他想法能不能分享看看呢?
我个人是觉得艺术或娱乐是很主观的,
一朵在路边的野花有人欣赏,
也有许多人就只是路过,
那么少的人支配了全台湾观众的价值。
金钟奖为例,
一个节目一年有四五十集,
评审却只能看到某一个集数,
很多节目的价值有时是陪伴,
仅仅一集定义一个节目,
好像只顾发展 不顾环保,
只看到当前的反应,
却看不见长久的影响。
我想这个人民媒体识读力提升的年代,
很多人开始对大众传播有思维,
而在这个年代我觉得三金仅限于颁奖,
似乎十分不文化,
如沈威廉所言,
他不在意金钟 但他在意观众。
金钟是理性的评断,
而观众是感性的喜爱。
文化奖项目的应该要着重于,
在理性感性间搭桥梁,
也就是变成金钟展演。
"展"呈现理性给观众,
也回馈感性于评审。
当理性与感性不为连结,
一个人就可能是机器 可能是疯子
何况是一个奖?
没有人会说机器懂艺术与人心
也没有人会相信完全疯的人说的话。
作者: zwchih (风言风语)   2015-08-29 05:53:00
但评审不可能把每部看完,当然只能从送审片段做出选择
作者: koeiiso (dino)   2015-08-29 12:42:00
在电视有听过艺人有的会特别为金钟奖拍一集送审 ,但不会在电视上播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