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parkle (心口如一)》之铭言:
: 在小野的书中读到:他女儿说他爸爸一直暗自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知识,有深度、
: 文化的人。而我也很喜欢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像是张悬。
: 我能想到的有这些:
: 思想-不要依赖别人的答案,多多思考
: 阅读-增加更多知识
: 深度旅游-去旅游前先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 有人愿意提出来一些好点子吗?
我认为,思想的深度有几个重点
想单就比较容易变成盲点的政治跟人文来说
1.知识要充足,总之还是要多读书
历史是一面反应人性的镜子,里面有很多可取的智慧跟经验 ,
但是不要只读单一史观的
洗脑教材,很多人在里面因为跟当权者相悖而被抹黑。
多看从不同角度叙述的同一个事件
,会有不同的发现。
2.在政治中对立的两方都要去了解
不是你支持谁,就把反对的声音都当屁话 ,
中天看完也看民视,自由看完也看看旺报,
觉得落差超大之后,想想为什么认同一方,
反派的那方为什么会那么想,站在相对的立场
去思考事情,会有很多新的刺激。
然后就会渐渐看懂谁在盘算什么,谁想做掉谁 。
之后脑子里也会开始习惯先想好下一步再行动,
思考的方向也会变多元化。
3 不一定要出国,不能常出国的时候在自己国内找外国人反而更能了解外国 。
恩 ...我很爱跟公司的外劳帮佣聊天,
然后现在对印尼也开始有概念了,
她常常跟我分享印尼的新闻跟习俗,
不然本来我只知道巴里岛好玩。
或是我朋友去参加印度朋友的婚礼,
也受到不少冲击(?)
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自由行或跟团,
对于了解外国文化帮助实在有限。
还是要在外国生活才有用,
不然只会看到他们对观光客巴结跟客气的一面。
也不要限制只想跟大国人强国人来往,
一些普遍台湾人看不起或不知道的东南亚国家
或连课本都没写的小国才有趣。
总之就是 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不要默认立场
说话或行动之前,先想出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