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闲聊。
今天下班后,翻翻FB,发现艺术家杂志社在国艺会刊出了征人文,
条件对艺术圈来说很普通,英文听说读写流利,会第二外语佳。
不过每个假日都要加班,平日也要加。
就写在征人文里面,清清楚楚,要忍受长时间加班。
我想起前份工作,画廊协会成员中的某超老牌画廊之一,
老板的女儿(现在是真的老板了),对我和我同事说:
“大学生起薪不是都22k吗?我给你们28k很高了不是吗?”
想了想,为了台湾的艺术圈或者为了美术系学弟妹与后辈好、或者一股怨气,
直接在粉丝团征人文开砲:
“一直有疑问,长时间常态加班,为什么不请多点人呢?”
这句话其实大不逆,我的师长们许多都受惠于此本杂志,
甚至我可能未来就这么黑掉了别想回艺术圈工作。
但多少人以为艺术奉献之名,
叫艺术家喝露水生活一般的不给钱、甚至质疑这么爱钱,
剥削艺术家之余,同时剥削艺术行政人员。
在批踢踢我曾看过有人表明他也在画廊协会某画廊中工作,台大毕业开22K,
因为老板说他非本科系,就算他就在该画廊实习过。
比较正常一点画廊的月排休6日固定休周一,要求低一点,27K。
前公司的确开不低啦,月休8日固定休周一其他排休,28K,但当时没劳健保没年终。
或许是太多人对艺术有憧憬,愿意领低薪燃烧热情,
总看到画廊雇用着年轻人,博物馆充满工读与实习生,
一批烧完换一批人进去。
我太弱,发现在前公司画廊没前途后,没办法从艺术圈内跳到更高薪水的职位,
再上去不是要硕士,就是要英文精通甚至留学过。
只好离开艺术圈,薪水马上往上增加,年终、劳健保、见红休、台风假也安心放。
台湾的艺术环境是很艰困的,就是包了个美丽糖衣。
(这篇主要讲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的困境则是另一个层次...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