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好了 男女之间的友谊 是被框在"社会规范正确"的礼仪制约之下
大多数的男女都被这个所压抑或限制
这个"社会规范正确"跟政治正确的意思一样 也就是
男生跟男生的哥儿们情谊好到可以互相抓鸟或掐奶头
或者互相为对方取猥亵的绰号"小GG" "臭包皮"都是会被视为"社会观范"正确的
("男生都这样"
就算其实有些有深厚友谊的男生彼此之间不会去互相抓鸟)
女生彼此也一样 感情好到可以手牵手去上厕所逛街 或者是互相抱抱
这些都是刻板印象
一般情形下
男生跟男生是不会手牵手去上厕所逛街的 也不会互相抱抱
如果这样做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而不是友谊
女生跟女生同样也不会在公众场合互相偷袭下体
或者是用超大音量在十公尺远互相大喊:
"嘿!布袋奶,好久不见妳又下垂了啊~~~"
"干妳妈的,妳才XX外翻咧~~~"
男女之间的友谊的表现形式
都无法适用于男男或女女之间的表现方式
所以男女之间 如果要发展友谊 在所谓的"社会规范正确"的名义下
该要有怎样的正确应对才不会在社会上令人侧目呢?
就是礼仪 而且是适当的 恰到好处而不逾矩的礼仪
也就是男女之间会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相对于上面的极端例子而言)
男生会表现出适当的绅士风度
但可能会因为要被"友谊机制"抑制以免变质为男女追求的应对互动
所以会稍稍在绅士的等级下降一点 例如行动上会为女生展现保护或支援
但会用小挖苦或轻微但不造成伤害的嘲讽来让这个行为看起来不要那么罗曼蒂克
因为太罗曼蒂克会让行为的本质被怀疑是追求的信号
场景:男生带宵夜给女生
男:这里有多的吃不完,给妳。(递出其实是刻意准备好的新鲜的食物)
女生也会表现出保持自己身为女性的仪态
同样的女生在社会规范上会被教育成"不要自作多情" "不要花痴"
于是就会发现很多比例上的女生 会"不知道" "感觉不出来"男生对她有意
女生总不能直白的问男生:"你对我有意思对吧?"
如果是这样马上会引起一连串的自我保护的连锁反应 男生为了不被拆穿
会马上硬嘴回应:"妳以为妳是谁啊" "没有啊"
这种"不知道" "感觉不出来"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避免被贴上负面标签
其实感觉就是感觉 除了有部分真正的自作多情跟自我感觉良好之外
感觉"对方对你(妳)有意思"通常很准确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潜意识都了然于心但鲜少当场说破
因为就是在礼仪制约之下 不论男女 如果你(或妳)在理性的界线思考下
对面的异性是被归类于目前无法或不被允许发展追求关系的
例如目前已有交往对象或已婚了
或者自忖条件无法匹配对方 或者是有比自己强势的竞争对象
贸然发动追求攻势会导致失败
就会退而求其次 把关系调整为朋友 而目的是希望跟对方"变成好朋友"
但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于
大自然异性相吸的生理机制正不断地在催促男女关系往更进一步的关系发展
于是会出现有意思的一方相当压抑 如果不是良好的发动时机 就会继续保持"友谊"
而没有意思的一方会产生"视而不见"的机制来让这段关系维持在"仅限友谊"
于是一方压抑 一方视而不见 发展是有无限可能的
友谊常常结束在压抑的一方选择不再压抑而告白
或者是视而不见的一方已经无法再继续忽视下去(例如朋友送自己一间房子这种行为)
结局就是友谊结束 或者变质为异性交往
打了这么多 其实我是要说 如果有人分享经验是这样 千万不要觉得是对方想炫耀
毕竟不管男女 尤其是女性 都被这无形的社会规范所框住
我自己是男的 我自身也有一些经验 我到了很久以后回头去看
才发现当初有那些女生是对我有好感 只是散发出的信号是相当隐晦或祕密的
我以前迟钝到有女生在情人节当天递给我卡片写想我
而我完全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相信我 我当时真的是这样
因为我当时正在失恋的无底深渊 对什么信号都无感
而这还是在很多年以后才发现的 我相信有比我夸张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 我面对我暗恋的对象 常常是以一种不在乎或比较冷漠的方式去跟对方相处
因为怕被发现 因为觉得这样可以维持在朋友的的安全界限内
其实骨子里对对方的感觉有如随时会爆发的火山
除非有人跟我是同样的类型 不然不可能感觉得出来我对某人有好感
有板友提供的影片 只是验证了这个道理 除了同性恋 男女在生理上是互相吸引的
有太多例子是男女初见面觉得对方外表或第一印象是普普或负面
而深入相处之后因为个性契合而进一步互相吸引成为异性恋爱关系
所以怎么可能男女是"好朋友"、"超级好朋友"
却不会互相吸引或者是能维持在不超过友谊的界线呢?
只是被"社会规范正确"的框架限制而已 大家心知肚明明白得很
当然如果道德或社会观感渐渐松绑
这种好朋友变成好ㄆ友的情形发生也就不足为奇
因为一切只是跟着生物本能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