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病了吗? (代po)

楼主: maxxsu (绝望生鱼片)   2014-08-20 22:21:44
============================================================================
原作者希望匿名 所以生鱼片代PO 想要提供意见的板友就直接回文囉~
============================================================================
我的家庭关系很特殊,
并不是说我的背景复杂,而是我家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令我感到很微妙。
或者我该认为只有跟我的很微妙?
我是单亲,跟妈妈特别亲。
但自从我十七岁那年被妈妈的男友性骚扰还供称认错人,且我妈告诉我叔叔是在跟我玩后

我开始觉得我人生建立在心中伟大母亲的形象开始崩溃。
我姐姐A事后知道,安慰我一阵过后。告诉我:
因为我当下没有反应,没有人知道谁说的是事实。
姐姐B嫁出去了,妈妈不工作跟去国外帮忙带孩子了。而我母亲跟我说:
孩子,你在台湾也是负担、在国外也是负担。你为什么不选好一点的呢?
而我还是留在台湾,随call随回家乡处理家事。
举凡缴纳房租水电瓦斯电视电话费
到各种贷款报税转帐我一手包办。
这时的我还觉得放下对母亲的怨吧,
我放过我自己吧。她毕竟是家人。
所以我认为这样帮忙家里是为母亲分担。
但当我无法回家时(工作、课业),责任不是得到分担。而是家姐A一再用各种理由无期延
宕,直到我有空回来处理。
我不会啊!我不懂啊!
我怎么知道放拿!我忘记了啊!
直到最近,家中有长辈住院。
我不工作回家帮忙。
帮忙照顾孩子与长辈。
两个月有拿三万的生活费。
家母曾有意向我提出,两个月只拿一半的金额。
但我真的忍受不住质疑这对我的公平性,最终没有更改。
这两个月以来,
我能体会家庭主妇的辛劳。
三万,持家真的不易。
更何况我自己的生活费呢?
但我受到的对待是。
孩子下课时间没乔好,
电话打来劈头大骂我办事不利。
被告知是我的错。
忍不住向母亲抱怨,
母亲用微怒的语气说
对,我今天就是无能!才会要你受这种委屈。
如今长辈出院,无须我服侍。
出门,他不开心。
不出门,他不开心。
帮他做,他不开心。
不帮他做,他不开心。
跟他说话,他不开心。
不跟他说话,他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家里付出。
同样是付出,
出力与时间的人怎么就比出钱的还不受尊重呢?
有人会问我,怎么不说不沟通。
我有。
而我得到我母亲的回应是:
我太敏感、反应过度。
还有:
每个家庭状况不同,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就不要,没有人逼迫你。
我开始不明白,我是不是真的太小心眼?
是不是这些真的是可以let it go的琐碎小事?
因为我会觉得,
我为家里付出从不喊累。
我同样要工作要养自己。
为什么只要姐AB喊累喊不会,这些事情无条件责任转移到我身上。
我已经开始无法分辨我这样的认知是否正确?
而我这样的反应跟常人比较起来正常与否?
能告诉我答案吗?
============================================================================
原作者希望匿名 所以生鱼片代PO 想要提供意见的板友就直接回文囉~
============================================================================
作者: vyv726 (喵猪喵喵喵)   2014-08-20 22:26:00
我你觉得悲愤与不甘的部分是归咎于母亲仍旧不认同你吧
作者: ffint (sa)   2014-08-20 22:26:00
你该做的事不是沟通而是离开,对自己好一点吧!你不珍惜自己就不会有人珍惜你
作者: meowyih (meowyih)   2014-08-20 22:28:00
妳妈说的 "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就不要,没有人逼迫你"
作者: juju1019 (snow)   2014-08-20 22:28:00
能者多劳~其实不少都做事的人被抱怨~试着放下一些责任吧
作者: meowyih (meowyih)   2014-08-20 22:29:00
其实是有道理的, 如果妳真的这么不平衡就放下吧有些人自己担了一堆责任, 觉得自己好累好苦却没回报, 但有时是那些责任其实不担也没啥大不了的, 自找麻烦罢了
作者: juju1019 (snow)   2014-08-20 22:30:00
那些不会的事,没人处理时,他们也会去试着处理的~
作者: vyv726 (喵猪喵喵喵)   2014-08-20 22:30:00
可是在不对的对象寻求认同感通常只是吃力不讨好,母亲也不会因为你的付出而有所改观。量力而为本来就是该做的事而竟然你认知到超出自己的负担,且自己也有所怨怼的时候你只能学习放下以及释怀。并且拓展自己的生活方向去寻求别的部分的成就,会对现在的你来说比维持现状,好的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