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日本4阶中坦快要放弃治疗!!

楼主: deluxe (deluxe)   2014-05-23 20:47:31
先依序回应其他版友提出的问题
以IS-3首上为例纯粹只是因为是T6.T7常见且银弹难以伤害的对手
想要以其他战车为例也是可以,例如110.KT的底盘
至于为何以强调面对倾斜式装甲的效果
因为在这个阶级所遭遇的对手
基本上都是接近二战末期或战后车
绝对部分的战车都拥有倾斜装甲的设计
少数仍然使用垂直装甲板的就算是使用金弹也无法击穿
EX:T28 T95
经版友指证后,得到的AP转正为4度、APCR为2度
基本上USSR的85mm、GE的75mm L/70和JP的75mm Type5
在面对倾斜装甲击穿机率基本上“相当”
AP的转正优势在大角度入射或是射击距离拉长时较APCR优势
仓促的射击下,JP的弹药反而会有较高的容错率
当然,这边指的都是AP和穿深相当的APCR比较
题外话,也就是说后期西方世界共用的105mmL7系列MT砲
268穿深其实并不比258穿的120mmHT砲好用
原因就是在于那2度的转正以及穿深递减问题
然后金弹上来说,APCR效果也比HEAT更加优秀
在进一步回应前,我再次强调我的重点在于
75mm Type 5的金AP并不如数值上的那样劣势
虽然许多人不认同,但WG确实多少在史实与平衡间取舍
在撰写这篇文章后,我更加确信:
日本车没有APCR的唯一理由
“只是因为历史上没做出来”
在Chi-Ri之前的日本车都是二战结束前的计画
相信各位都了解历史上的日本战车有多悲惨
其AP弹烂到连M3 Stuart的正面、侧面装甲都打不穿
根本就没能力生产更为复杂并耗材更珍贵的APCR
所以WG无法给予日本车APCR,但却在穿深部分平衡了
Coma不断强调的是APCR对于AP的穿深优势
但我也提出证明,这份纸面上的差距并不足以说明日本车坑的原因
再来说到日本车坑的问题,我想这早就有共识
连WG都说Chi-Ri和打工豹有相当的人选择以FE跳过
至于为何坑的问题,确实不可一概而论
战车的胜率是由其机动、隐蔽、火力、防护相关的复杂函数
原因莫过于隐蔽、机动趋近重坦,防护像轻坦,砲却只是中等水平
不过我在查找数据的时候发现相当有趣的事
Chi-Ri拥有高于T7 MT平均的生存率
以及──高于Comet.Panther.Vk3002.T-43......的胜率
一开始这里混用了装甲密档的资料
在此更正成统一用NM的资讯
大家都过度强调了Chi-Ri的弱点,而忽略一些少数的优势
重坦级的1250HP,以及罕见的中坦弹匣砲
个人是没有玩到日本线T6.7
不过,我认为Chi-To在T6仍然有Chi-Nu在T5那般强势的余韵
至于,Chi-Ri,这我真的不予置评了
数据跟风评太过两极,我都不知该相信何者,大概只能亲身体会了
回到Coma的提问
在第二项有关金弹穿深的讨论中,所有的例子都是美国车是否有发现?
我还以为美国金弹CP值超高是公认的特色了
举个口径相近的例子A-43的76砲APCR穿深只有156
至于T20那规格外的90mm大概就是它之所以OP的原因
这倒没关系,T8会还给其他国家公道
你要说T20优于Chi-Ri我绝对没有疑问
以这个来质疑我的正确性,老实说略嫌偏颇
你质疑的问题并不是我所提出的论述
结论来说,WG给予了Chi-Ri难堪的帐面能力
然而战斗数据上看来,Chi-Ri大致上拥有不错的输出、生存能力
这两点重要的能力造就了那诡异的胜率
当然统计上的结果与个人战斗体验不可能完全一致
而且说不定是MM恶意提高Chi-Ri的胜率推人入坑~?
大致上,要提的就是这些......
啊对了,我是不是有看到Coma说拿186穿塞IS-3的驾驶有问题啊?
这点我虚心检讨。
亚服深不可测,我知道板上能干赢我的大大可以把这篇嘘到XX
所以在下我恬不知耻的在此向您请教胜率要如何才能跟您一样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