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07-04 04:38:56※ 引述《a435007 (阵雨)》之铭言:
: 看纪录
: 岛津义弘的1,588部队选择"正面突破"战略时
: 一路杀进东军阵中 曾看到过家康的旗帜
: 此时此刻 如果诸君是义弘公 你们会怎么做?
: 1-娘的 我们就打酱油路过而已 当然是继续撤退啊!
: 2-全军听我号令! 看到那最高价值的人质没有? 冲啊!
: 3-对方老板耶?! 当然是冲过去投降啊!全员土下座预备!
就结果论而言,他们最终结果是撤退。
但如果以他们当时决定加入西军的理由,军议的建议,惯用奇袭的作战方式。
他们想奇袭总大将并非不可能。
可能是想证明军议的提议可行性。
可能是孤注一掷,只是功败垂成,最终只能撤退。
结果论而言,后来是东军胜利,他们即使真有直袭讨取总大将的意图,也不可能承认。
成王败寇。
没有成功,如果表态当时是想奇袭讨总大将,只是更落实被清算的可能性。
你原来当时想干掉我,后来还不找机会搞你?
但即使不承认,被追究责任仍无法逃脱。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如果承认奇袭就是想干掉德川家康,不会只是剃度出家没收部分领地。
改易、转封、流放高野山、切腹,都可能。
真田昌幸就是很好的案例。
我是觉得如果奇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总大将撤退……
赔上一个分家的侄子性命,投资报酬率与比例,好像投入太多的筹码。
拼杀总大将一搏的可能性与投入程度,比较有牺牲的价值。
当然也可能义弘已经被反锁定,成为东军当时最渴望的战利品。
所以必须影武者配侄子,才能让义弘有微乎其微的逃命机会。
我认为岛津军一直按兵不动拒绝三成的出兵援助请求,真正的目的就是等待家康旗本。
想找一个对方最大意的时机点,创造另一个桶狭间,扭转乾坤。
但当时的大局已经不同以往。
关之原或幸村奇袭时,家康本人即使真的被杀,德川家仍可能靠影武者得到天下。
后期除了黑田孝高、伊达政宗,应该没有能竞争天下人的其他角逐者。
而这两人只是具备野心、才干,但实力与家臣团未必能支持这蓝图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