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关于“殉死”

楼主: y11971alex (Indigo)   2017-07-06 19:15:04
※ 引述《Aotearoa (长白云之乡)》之铭言:
: 标题: [讨论] 关于“殉死”
: 时间: Wed Jun 14 19:42:54 2017
(恕删)
: 推 HAHAcomet: 华人圈不是很多后妃被殉死 06/14 21:39
主要还是看朝代跟君主本身。但中国殉死一般是“被殉死”,并非主动追随而死。
商朝:近臣、妃嫔、奴隶都很常见。死后仍然等级森严,依照身份由王的身边排开,身份
高者有棺椁,陪葬品,甚至自有殉葬者。身份低者则在较远的地方,有棺无椁。奴隶则多
半身首异处,或直接活埋。除此之外还有车马、犬猫、犀象等。大型墓葬从死者可达数百
人之众。
西周:王室内部,人殉之风逐渐衰微。诸侯国则或有或无。
东周:中原诸侯国人殉人数已经大大降低,多者十数人,寡者一二人,无人殉者亦很常见
,或用人偶代替,是孔子所谓“始作俑者”,可见虽以人偶代活人,在春秋时已经不被认
可。用活人从死,更不用论。但秦国的秦穆公竟反其道而行,以一百六十六人从死,遭国
人讽刺,作有“黄鸟”一诗。从死者包括三位贤臣。到战国,既便大墓,人殉已属罕见。
所谓:“以(人)殉葬,非礼也。”秦国既处于边疆,人殉陋俗似乎未曾废止。
秦汉:刘邦崇尚薄葬,禁止人殉。但屡禁不止。秦始皇虽然大修陵墓,但目前未发现有殉
死者,都是人偶(兵马俑为其一),或是始皇帝之仁政。
后世:殉葬仍有发生,但已是例外。明朝朱元璋崩(1398),以嫔妃殉葬死灰复燃。但明
英宗于弥留之际下令永远废止人殉,此时相当于日本室町幕府末期。满人有殉葬之俗,入
关初期仍存,但康熙帝明令废止,此后未再发生。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17-07-08 11:19:00
推整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