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大台北地区冷战热斗联赛花絮(2)

楼主: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5-02-03 16:13:36
※ [本文转录自 BoardGame 看板 #1Kq7RApa ]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看板: BoardGame
标题: [心得] 大台北地区冷战热斗联赛花絮(2)
时间: Tue Feb 3 15:20:39 2015
好读:https://www.ptt.cc/bbs/BoardGame/M.1422948042.A.CE4.html
比赛花絮(1):http://www.ptt.cc/bbs/BoardGame/M.1412966202.A.8E5.html
从第一回的比赛花絮又经过了三个多月,预赛终于在1/25全部比完。淘汰赛第一轮
也于一月底结束,进入最后四强的第二轮淘汰赛了。联赛至今已经五个半月,对于
比赛的过程又有许多想法,稍微分享一下:)。
先附上预赛的最终战绩。已征得所有参赛者的同意,公布战绩与暱称。战绩表包含
预赛每一场的比赛时间、使用阵营与比赛结果(Google云端硬盘):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8YEZ-GoCgIudzF1VVdPUi02V1U/view?usp=sharing
预赛简易战绩表(胜-败-美国胜场)
A组
DVE (原PO) 8-2-4
MC 7-2-3
小吕 5-4-2
老三 4-6-2
小邵 2-6-1
嘎嘎 0-6-0
B组
林盈舟 8-2-3
Ken 7-3-4
鸡哥 5-5-2
Tony 5-5-2
小刚 3-6-1
Tom 1-8-0
B组预赛加赛一场
鸡哥(美国) vs Tony(苏联),鸡哥胜。
原PO比赛运还算OK,顺利拿下A组排名第一。A组的DVE、MC、小吕,B组的林盈
舟、Ken、鸡哥晋级淘汰赛。因为鸡哥和Tony预赛比完战绩相同,包括胜败场、彼
此的对战记录、总比赛场以及用美国的胜场,因此加赛一场。原本预赛总共会打60
场,但有六位参赛者并未完赛。
预赛获胜方式
预赛总场次: 55+1场 (+1场为B组预赛加赛)。
War game: 9+1场 (美国赢5场)。
DEFCON: 5场 (美国赢3场)。
20VP: 28场 (美国赢8场)。
最终计分: 13场 (美国赢9场)。
苏联获胜次数: 31场。
美国获胜次数: 24+1场。
之前曾经提过,Wargameroom联赛在苏联让一点的比赛规则下,苏联:美国的胜率
大约是55:45。而这次预赛打完56场的结果……真的就是这个数字!(美国预赛胜
率44.6%)其实预赛打完前30场的结果,是美苏胜败各半。但是去年十一月初到十
二月中这段时间,苏联一阵狂胜、十场赢了九场!当时苏联的胜场一度领先美国近
十场,我还有点担心势力的均衡会不会就此崩溃了。但如同前一次比赛花絮提过
的,拉长到长期的联赛,统计数据自然会回归趋势。苏联这波连胜之后的最后十二
场预赛,美国赢了七场,让苏联:美国的胜率回到55:45。
56场预赛中,有一半的场次是20VP获胜。前30场发生四次的DEOCON获胜,在后面
的26场只发生一次。果然随着比赛过程累积经验,参赛者也比较有避开核爆的意
识。美苏War game与DEFCON获胜场次大约一半一半,20VP/最终计分不意外地分
别偏苏联/美国。
淘汰赛第一轮:
小吕(美国) vs Ken(苏联),小吕最终计分胜。
MC(苏联) vs 鸡哥(美国),MC第四回合20VP胜。
所以目前晋级第二轮淘汰赛的四强选手分别为:DVE、MC、小吕、林盈舟,A组占
了3/4的名额:P。淘汰赛第一轮其实比较接近外卡战,一场决胜负、竞标决定使用
的阵营,让预赛第三名的选手也有机会晋级四强。淘汰赛第二轮开始,就是三战两
胜制。目前的比赛进度就到此。
接下来来点轻松的比赛花絮:P
1. 西德总理维利˙勃朗特是强牌!(略)
http://i.imgur.com/7nNDT1J.jpg
……当然不是XD。前一篇的比赛花絮曾经提到,前30场预赛中(严格说起来是前十
场),就有两场是打出西德总理的-20VP获胜。在后26场的比赛中,西德总理为苏
联又拿下了一场胜利。这张真的是不怎样的牌,但在20场苏联-20VP获胜中,西德总
理贡献了3场!15%的贡献度是匪夷所思的高。2014/12/14 原PO用苏联对上小吕这
场,也是第九回合打西德总理当头条,最后顺利在当回合War game获胜。可真是苏
联的吉祥物啊~。
2. Underdog to Wonderdog
报名比赛后才学冷战热斗的新手,竟然能打赢教他玩冷战热斗的老手?这真的发生
了:A组预赛第四名的老三,就是这样的新玩家,预赛最后甚至拿下4胜6败的成
绩。而输给老三的苦主……就是原PO(远目)。老三的苏联第二回合反殖民,第三
回合反史达林,第四回合出第二次反殖民。原PO只能徒呼负负,让苏联在第七回合
打出第二次OPEC获胜。在游戏的默认条件下苏联胜率较高,就是因为苏联容易因为
一些早期的好骰运或好牌运,建立短时间内美国难以动摇的优势,配合适当的计分
牌顺序,快快的20VP获胜。
http://i.imgur.com/nQpxjAO.jpg
http://i.imgur.com/qhvztuv.jpg
题外话,淘汰赛第一轮MC(苏联) vs 鸡哥(美国)这场,MC也是第一回合就拿到
双反,第三回合又拿到第二次反殖民,结果第四回合就南美控制获胜。早期双反+
第三回合洗牌后快快第拿到第二次反殖民,真的是苏联的获胜捷径。
3. 最后的DEFCON
这是发生在2015/1/12、鸡哥(苏联)vs Ken(美国),直接引用Ken的叙述:

Turn7 AR7,DEFCON为2,苏联手牌剩CIA和谷物售予苏联(无中国牌),DEFCON
Suicide获胜。
Turn7情形蛮戏剧化的……。当时美国要先展示头条,苏联手上已知的牌有南美计
分、谷物授予苏联、捕熊陷阱,而美国南美控制,就决定头条打出古巴飞弹危机不
给苏联政变机会,刚好让苏联无法头条解CIA。
苏联将捕熊陷阱上太空,到达回合末可以弃掉手牌那一格,AR6时打出“我如何学
会不再担忧”思考了很久,还是不想给美国两次政变的机会,当点数用进泰国,准
备下回合用中国牌控制泰国,殊不知美国AR6打出尼克森事件(美国也不知道苏联
手上还有CIA,只是单纯要防泰国,真的是误打误撞……)。
所以苏联有三个手段可以防止这次DEFCON自杀:1.捕熊陷阱自关 2.我如何学会不
再担忧调Defcon 3.中国牌在尼克森之前先出。

http://i.imgur.com/I6AYwUE.jpg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有能力解掉可能DEFCON自爆的窘境,就不应该拖啊!
最后想讲一些比较严肃的比赛举办感想:身为主办方,其实我对预赛的进度掌控不
是很满意 orz。因为不少人缺赛的缘故,预赛最后额外多延长了一周,B组加赛又延
长一周,让预赛拉长到超过五个月!主办单位一开始的时程规划,是希望能在元旦
连假那个周末比完全部的预赛。最后却多拖了三个礼拜(中秋连假也延赛一周)。
一开始的赛制安排,是两个礼拜一轮、总共十轮。每个人在该轮结束前,至少要打
到当前轮次的场数。若没办法满足要求的比赛数目,可向主办方提出缓冲一周。若
经过缓冲依然没办法达到要求的比赛数目,则记录一场败战。但是这次比赛,我们
并没有严格地执行缺赛算入败战的惩罚。原因无他--能及时跟上进度的人其实是
少数。一开始的预期是预赛打十轮共20周,但最后却打了24周才结束:中秋节延
期,第十轮原本的缓冲,预赛延长一周,B组加赛。身为主办方责无旁贷,就是执
行力不足 orz。
要让比赛依照原订的进度进行,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
1. 让目前战绩居下风的参赛者,有动力把比赛打完。因为一个人缺赛,其实是影响
两个人的进度。如何鼓励参赛者完赛,让他们了解比赛的过程比结果重要、享受比
赛的每一场对奕,我觉得这真的是很深奥的课题。
预赛第八轮开始,主办方导入了缺赛递补制度:如果很难约到自己这组的人对战,
可申请缺赛递补,让另外一组的人帮忙打递补赛,以满足应有的进度。协助打递补
赛的人,不会计入预赛的胜败场。但预赛最终排名若胜败场次等评比均相同时,协
助打递补赛的人排名会在前面。但最后其实没有人用到递补赛的制度,而且有六个
人预赛没有打满十场。这个制度我觉得有些失败……。
2. 让跟上进度的参赛者,有适度的补偿。或者让落后进度的参赛者,有适度的惩
罚。为了鼓励大家完赛,预赛打的场数也列入预赛排名的评比(当然会先比胜败
场)。如果缺赛三场以上,则无法晋级淘汰赛。但到了预赛原订的最后一周缓冲,
真的有小组排名前三名的人,依然缺赛三场,因此他们向主办方申请延长预赛。和
另外一位主办人讨论的结果,最后还是同意再延长一周。但那时候我是这么形容
的:“准时完赛的人,好像受到了惩罚。”毕竟这对他们也是一种不公平。
事后有想过,我们应该要导入落后进度的计点制度:如果该轮比赛没有赶上进度或
至少打一场,并不会直接算败场,但会记录一点。预赛最终排名时,若胜败场与总
场数相同时,则比较落后进度的点数,少的人排名在前面。一方面这鼓励大家赶上
进度,让赛程不会超出预期的拉长。另一方面落后进度不会直接计入败场,应该也
会让人比较有意愿继续把比赛打完。如果因为落后进度直接计入败场,可能到赛程
后半就意兴阑珊,更没有意愿完成全部赛事,反而影响到更多参赛者的进度。
另外特别想提到一点;前一篇比赛花絮,有人推文可以比较ELO值来决定预赛的排
名。赛前我的想法是:因为预赛一人要打十场,依序会比较胜场→总场数→对战记
录→使用美国的获胜场数→协助打递补赛的场数,已经采纳够多的评比标准了,应
该不会有预赛打完成绩相同,需要加赛一场的状况。事实证明……我太少虑了!
B组鸡哥和Tony就必须加赛一场决定谁是B组第三,A组如果MC缺赛那场拿下胜
利,DVE和MC也必须加赛一场决定谁是A组第一。加赛代表预赛又会延长,这是主
办方绝不想见到的状况。宁可一开始设计赛制的时候,就纳入ELO制、备而不用,
或是再多纳入一些评比的标准(例如稍早提到的落后进度点数)。这真是宝贵的教
训。
进入四强赛,代表两个月内这次联赛就将结束。目前主办者还有打算规划一次聚
会,让12位参赛者全部齐聚一堂。毕竟预赛只和同组的五位对上,完全没有和另一
组的六位碰头的机会。聚会的方式可能会进行一场A组对B组六对六的交流赛,对战
对手就依预赛排名决定(A组第一对上B组第一,依此类推)。但……要桥一个12人
都方便的时间真的很困难XD,目前还在规划中。最后还是想再说一次:
比赛超棒DE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