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3-10-18 22:06:04文长图多PTT好读版:http://www.ptt.cc/bbs/Wargame/M.1382105169.A.9C2.html
BGG连结:http://www.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21414/to-the-last-man
参考介绍文:http://war-gamer.blogspot.tw/2013/10/to-last-man-by-fraser.html
这场To the Last Man!(以下简称TtLM)开在战棋团第49次聚会:
http://war-gamer.blogspot.tw/2013/10/49.html,用1914年剧本,基本规则。
参战玩家
德国:原PO,之前玩过一次1915年剧本(没玩完),也是扮演德国。
协约国:Rosso,游戏主人。之前左手打右手自己推过半次。
1914年剧本开局配置:http://cf.geekdo-images.com/images/pic471639.jpg
开局配置照片:http://i.imgur.com/kGKpQQN.jpg
1914年
TtLM对于我方区、交战区、敌方区的移动,以及发动战斗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必须要打
出进攻牌,才能移入敌方区或发动战斗。而补充手牌和生产部队,都是要在一个回合最
后的生产阶段,耗费补给点购入。第一回合(1914年夏天)德国有15张手牌,协约国只
有8张。德国的部队数目,也压倒性地比协约国多。模拟了1914年一战刚爆发的时候,
德国在军力上的优势。
依照施利芬计画,德国主力的三个军团,配置在地图北侧的德国-比利时国界。游戏一
开始,德军便全力进攻比利时。同时将南侧德法边境的军团慢慢往北调,尤其是配置在
南方的火炮单位。靠着优势军力与攻城砲的威力(一般单位进攻掷骰只有1命中,攻城
砲只能攻击要塞,但1-3都算命中),德军很快攻下了德国与比利时边境的烈日与安特卫
普两座要塞,朝比利时境内最后一座要塞:Namur进军。
Namur会战,1914年夏天最大的战役:http://i.imgur.com/IvedcCj.jpg
协约国集合了两个法军军团,与德军在Namur交战。1914年秋天,德军原本在南侧战线
的第二门攻城砲与火砲单位,也调动到了比利时境内。德军遂发动全面攻势,击退了
Namur的两个协约国军团并消灭要塞。攻下Namur后,德军留下一个军团与攻城砲,将军
力集中在另外三个军团,追击撤退的法军。
这次进攻德军打出了Surprice Attack的事件卡:TtLM的开火顺序,是飞机缠斗-攻方
火炮开火-防守方全面开火-进攻方全面开火。每一个阶段结束,会立刻结算损失。因
此进攻的时候,火炮可以开火两次。而Suprice Attack的效果,是让一场战斗略过飞机
缠斗与攻方火炮开火两个阶段,直接进攻方全面开火-防守方全面开火,换句话说进攻
方不用先承受防守方反击的损失。
这一战德军三个军团、17个单位全面进攻,但意外的结果发生了──17骰竟然完全没有
命中!这让德军不只消耗了两张手牌(进攻牌、Suprice Attack),反而得承受法军反
击的损失。更关键的是,法军省下了原本要用来抵消战损的手牌,一个军团主动从凡尔
登往北进军,攻击德军留在Namur、战力最弱的军团。在南侧的战线,法军两个军团主
动进攻,攻击德军唯一留在南方的第七军团。这两次进攻成功消耗了德军所有的手牌来
抵消战损,也让德军的攻势大大受挫。
为了防止南方战线的溃败,德军不得不将补给点用来补充第七军团的损失,并进行壕沟
化巩固防守(壕沟化的步兵单位,防守时1-2都算命中,相当于战力加倍)。之前进入
比利时的法军虽然也退回了法国境内,但随着法国与英国增援了新的军团,德国开局的
手牌优势已经耗尽。只能先维持住战线,将军团壕沟化并补充单位,伺机再发动攻势。
1914年战况图,灰色是德军进军方向,蓝色是协约国进军方向,棕色是对峙的壕沟战线:
http://i.imgur.com/gE712in.jpg
1915年
随着法国-比利时交界的战线陷入焦著,德军的进攻焦点,也从比利时转移到了南侧德
法边界的凡尔登。德军此时的内心其实相当着急:依照1915年剧本,德军应该已经推进
到了法国境内,拿下色当与Maubeuge两个得分区。但此时德军在北侧的前线部队,却还
都在比利时境内。
德军进攻凡尔登,法军三个军团进攻德国南侧领土:http://i.imgur.com/1YYId8M.jpg
会选择进攻凡尔登,是因为此时凡尔登只有一个法国军团防守。德军有两门攻城砲,进
攻效率比较好。于是德军将北侧战线大多数的火炮单位南调,用两个军团进攻凡尔登。
虽然成功让凡尔登要塞的战力从4降到3,但几轮进攻骰运都不算好,法军用手牌以及步
兵单位抵销或承受损失的同时,也让更多军团协防凡尔登。这一波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
在法国移入第三个军团强化防守时结束。在这段时间,北侧的战线德军只用小规模的骑
兵单位,对协约国战线的缺口:Artois进行骚扰。但随着英军增援了新的军团,西部战
线从南到北,都被双方壕沟化的军团与要塞巩固。
1915年夏天与秋天,德国和协约国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德军累积了上限的八张手
牌,让西线的军团步兵补充到接近满编。协约国受限于1915年手牌上限只有六张,法军
的步兵单位比较少(反应德法人口与动员力的差异),英军这时一回合又只能补充一个
单位(反映一战刚开始的时候,英国尚未全面动员,而是先派遣志愿军),虽然1915年
协约国的补给点比较多(5比6),但却没办法有效的运用。
1915年冬天,养精蓄锐的德军攻势再起。这次的目标不是开战之初的比利时,不是1914
年尾到1915年初的凡尔登,而是凡尔登北方的色当!因为法军的主力调动到凡尔登,和
凡尔登相邻的色当防守自然变得薄弱,此时只有两个军团共六个单位。德军两个步兵满
编的军团进攻色当,还从凡尔登调来了火砲单位支援,并且打出了战斗事件:
Poison Gas!(毒气!)
毒气能让炮兵的命中从1变成1-2,相当于威力加倍。面对这个突然的猛攻,协约国只能
用手牌勉强抵销损失。这一波攻势结束后,法军撤回了之前在南侧战线进攻德国领土的
一个军团,回到法国准备防守。凡尔登的法军步兵,一部分也调动到色当补充损失。但
德军的攻势不只这一波;德军再次打出了进攻牌──以及第二张毒气。稍早的养精蓄锐,
德军累积了足够的进攻牌与战斗事件牌,就是要发动饱和攻势,让协约国的手牌不足以
抵销损失,确实地消灭法军单位。如果把炮兵开火两次与毒气的强化效果记入,一波毒
气攻势相当于30颗1点命中的攻击骰,成功地消灭了两个法军军团一半的单位。
1915年战况图:http://i.imgur.com/Z1LL6kV.jpg
1916年
延续1915年冬天的色当攻势,1916年春天德军再次发动猛攻。1916年德军军团的火炮上
限变成三个单位,因此进攻色当的德军投入了全部的六个火炮单位,并且再次发动毒气
攻势(虽然被协约国用坏天气卡抵销掉)。协约国只能被动地用手牌抵消损失,并且再
次调动凡尔登的部队防卫色当。1916年开始可以制造飞机,双方马上在色当投入了这个
最新锐的兵器。1916年夏天,德军对色当发动了第四波毒气攻势,这一波进攻竟然有八
个命中,以34颗1命中的攻击骰来说是超高的命中率。法军终于承受不住这么惨烈的损
失,主动从色当撤退。僵持了大约一年半的西部战线,终于被德军打出缺口。
因为调动了两个军团进攻色当,德军的战线在色当北方的Sambre变得相当脆弱,只有三
个骑兵防守。为了防止法军主动攻击这个弱点,德军的策略是以优势兵力持续对其他法
军部队施压,让法军消耗手牌抵销损伤,自然无暇主动进攻。德军趁胜追击,继续攻击
法军从色当撤退到的据点:香槟。香槟也有一个法国要塞,德军就将凡尔登的两门攻城
炮移动到香槟,配合不错的骰运顺利地击退法军。协约国不得不把南侧进攻德国本土的
军团全部调回法国,甚至用铁路运输,将北侧战线的一个英国军团也调来支援。
德军突破色当,进攻香槟:http://i.imgur.com/mrUnwOZ.jpg
1916年夏天~冬天,德军与协约国持续在凡尔登周围的香槟、Chalons等地交战。德军
甚至趁著凡尔登的法军,因为支援邻近地区战斗而数目较少的机会,又发动了一波三个
军团对凡尔登的进攻。此时德军在北侧战线只有两个军团,Sambre与色当分别由三个骑
兵和三个壕沟化的步兵防守。南侧德国境内有一个军团防守,换句话说,德国在凡尔登
周边投入了四个军团。每次进攻,德军都能调动十五个步兵、六个炮兵、飞机与攻城炮
各两个,可说是压倒性的局部兵力优势。
1916年战况图:http://i.imgur.com/as4FcW3.jpg
1917
游戏进行至今,已经经过大约七个小时、大约晚上八点半了。我和Rosso遂决定1917年
春天这个回合结束之后,就先结束这场游戏。1916年结束时,凡尔登周围德军已经攻下
了色当、香槟和Chalons,仅剩凡尔登南方的Nancy还是法国控制。Nancy要塞是游戏中
唯一一座战力5的要塞,仅次于战力6的巴黎要塞。但为了完成对凡尔登的包围,德军的
三个主力军团强势进攻,因为德国手里有张保留很久的王牌──
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先进火砲连击)!这张1917年开始才能使用的战斗事
件,可以让炮兵从1命中变成1-3命中,相当于火力变成三倍,非常强力。这一波攻势几
乎耗尽了协约国手牌,但德军的进攻不只于此──第二张进攻牌,加上第二张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事实上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总共只有两张(注:同样
是强化砲兵攻击力的战斗事件卡,毒气有六张),德军从1915、1916抽到这两张牌以来,
就一直小心地扣在手上。这两波攻势实在太猛烈,一次进攻相当于65颗1点命中的攻击
骰。Nancy要塞就这样一个回合就被德军攻陷。
Nancy陷落同时造成了凡尔登的补给被切断,凡尔登要塞以及三个法军军团各损失一个
部队。这一回合德军攻陷Nancy可说是相当值得。此时的游戏计分是14分,处于平手区。
终局的南侧战场图,德军三个军团攻陷Nancy要塞,防守的三个法国军团全部往南撤退:
http://i.imgur.com/H1DefOK.jpg
1917年战况图:http://i.imgur.com/U4vWeqQ.jpg
感想与心得
因为时间不够,游戏提前在1917年春天结束(理论上要打到1919年冬天)。假设游戏继
续进行下去,我从德军的角度来看……觉得德军会输。比较1915剧本的起始设置,德军
占领了四个得分区(比利时、法国各二),东线战场有五个单位加一分,总共加五分。
但这场到最后的1917年春天,德军也是占领四个得分区,东线战场却没有加分。换句话
说和1915剧本配置相比,德军1915~1916这两年不只没有多得分,反而还少了东线战场
的一分。
这场游戏最大的两个转折,分别是1914年秋天德军打出Surprice Attack大举进攻,却
没有命中任何一骰。以及1916年夏天,德军在色当会战全面获胜。1914年这波德军进攻
失利,让法军有机会反攻德国后防比较脆弱的军团,使得西线提早在1914年秋天~冬天
就进入全面的壕沟战。事实上当1914年进入全面壕沟战之后,我就觉得这场德军大势已
去了:P。
1916年夏天色当会战德军大胜,让德军再次有了进攻的契机。这场胜仗不只打开了西部
战线的缺口,逼迫法军稍早进攻南侧德国领土的三个军团撤退。同时消耗了协约国的手
牌,让协约国在1916年之后,再也没办法发动有威胁性的进攻。从色当会战开始,德军
完全掌握了战局的流向。1917年春天攻下Nancy要塞,让法军战力最坚强的凡尔登断补,
算是让德军有不错的收尾。
因为凡尔登断补,1917年春天这一回合的生产阶段,协约国没办法在凡尔登生产新的单
位。如果游戏继续下去,德军应该可以攻下凡尔登以及法国最南方的两个要塞,占领三
个得分区。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继续打下去协约国会获胜。原因在于北侧的战线德
军防备太弱,基本上是一个壕沟化的军团,面对三个协约国军团。假设协约国生产战车
并且攻击命中,这会让德军军团强制后撤,北侧的战线就会崩溃。尤其是色当北方的
Sambre,只有三个骑兵防守。1918年和1919年一开始,德军还要各再扣2分/3分。除非凡
尔登的三个法军军团被全歼,让德军获得额外的3分,这样或许还有一点胜机。
这场我觉得协约国比较大的失误,是让德军成功地用比较少的单位,牵制住协约国比较
多的单位。而且耗费太多手牌抵销损伤,造成协约国到1916年之后,完全没办法主动进
攻,对德国战线比较脆弱的部份造成威胁。这场德国在北侧的战线,用两个军团牵制住
协约国六个军团,其中包含战力较强的英军加拿大与纽澳步兵团(攻击骰1-2命中,是一
般步兵的两倍威力)。南侧德国境内的战线,则是用一个军团牵制住三个军团。凡尔登
也是用两个德军军团,牵制住三个法军军团加上要塞的四点战力。
若我是协约国,我会提早将德国境内的三个军团调走,只留下一个军团配合法国要塞防
守。南侧德法边境是一连串的要塞,且德军的主战力在色当会战结束前都在北侧。靠一
个只有步兵的德军军团,要突破边境的法国要塞非常困难。如果能调回两个军团,就可
以机动性地防守德军进攻的地点,例如用三个法国军团防守色当。
协约国耗费太多手牌抵销损失,我觉得是减少了战术上的失败,却没办法获得战略上的
成功。色当会战后德国在凡尔登周边发动的攻势,都动员了步兵与炮兵满编的三个军团,
有绝对的局部战力优势。这种状况下要化解德军的进攻,最好的方式不是靠防守战消磨
德军的战力,而是要主动进攻德军战线最脆弱的地点,逼迫德军调动军团回防。毕竟
1917年开始德国每年都会扣分,协约国只要拖时间就会赢。如果协约国能留下一张进攻
牌,最后一回合随便移动一个部队到凡尔登的相邻地区接通补给,就可以避免断补造成
的惨痛损失。
这场前期(1914~1915)德军的骰运比较不好,例如1914年Surprice Attack这一波,
以及早期对凡尔登的进攻,攻城砲的命中率都偏低。但到了1916年之后,德军的骰运只
能用“绝佳”来形容,几乎每次进攻的命中骰数目都在期望值之上。因为TtLM是大量掷
骰的游戏,短期的骰运不佳,长期来看都会被之后比较好的骰运补偿。1916年色当会战
德军大胜,我忍不住在心中呐喊:“四十年前老毛奇办得到,现在的小毛奇也可以!”
注: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参谋总长老毛奇率领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会战包围了法国
皇帝拿破仑三世率领的法军,拿破仑三世投降。一次大战前期,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则
是老毛奇的侄子。
玩了两场TtLM,虽然都是扮演德军,但算是有了一点基本的心得:
1. 维持战线非常非常重要
第一次玩这款游戏的时候,我的策略是集中德军的军团,猛攻一两个地点,试图造成对
手没有办法补偿的损伤。但因为TtLM可以用手牌抵销损伤,加上壕沟化的步兵防守时,
战力会变成两倍。我控制的德军就如同史实陷入泥沼,协约国的军团却从战线的缺口渗
透,切断德军补给。因为TtLM部队不能从交战区直接移动到敌方区,只能从我方区移动
到敌方区。要阻止敌方军团从战线的缺口突破,只能先把部队从交战区后辙到我方区。
因此进攻敌方战线的缺口,有时就能兵不血刃地逼迫敌方的军团放弃进攻。
因为打进攻牌的时候,可以从相邻区域调动部队投入战斗。战斗结束再利用战略撤退,
让调来的部队回到原处。维持战线的完整与战力的平均分配,不代表不能在进攻的时候,
于单一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战略撤退让临时调动的部队可以回到原本防守的地区,不会
因为集中部队进攻,造成战线某些地方变得特别脆弱。这个技巧对军团数目较少的德军
尤其重要。
2. 控制部队与手牌的使用,以少换多
TtLM的游戏机制确实地反映了一战的消耗战;因为游戏设计成易守难攻,而且要打出进
攻牌才能发动攻击,一张手牌又要花一点补给点购入。假设进攻方的命中骰数,只比防
守方反击的命中骰数多1,那么进攻方其实没有获得任何战果──因为进攻牌也是用一点
补给点购入的。因此发动攻势或使用手牌,首先要考虑的,都是这个行动让对手消耗的
补给点是否会比自己消耗的更多。
比方说毒气这张让炮兵战力加倍的战斗事件,如果有六个炮兵参与进攻,你会预期效果
相当于增加了十二颗1命中的攻击骰(炮兵进攻时会开火两次),期望值是两点命中。但
如果只有三个炮兵参与进攻,期望值就只剩一点命中,和卡片本身的价值相同。值不值
得使用这张事件牌,就有待斟酌。因为德国1914~1916每回合的补给点比协约国少,但
德国是先动的一方。如果没有办法掌握先进攻的机会,累积双方补给点消耗的差异,到
中期之后只会越打越输。
TtLM的游戏机制、部队token数目以及军团编组,我觉得巧妙反映了一次大战的战况:
1914年一开始,德国的手牌与部队数目压倒性地比协约国多,呈现出一战初期德军势如
破竹的进攻力。但随着壕沟化的限制解除,数目较少的壕沟化部队也能抵挡住数目两倍
甚至三倍的进攻,战况自然陷入了胶着。因为敌方区─交战区─我方区的移动限制,双
方都会尽量填满战线的缺口并且壕沟化巩固防守,如同一战西线的战壕,从瑞士一路延
伸到北海。随着游戏时间的推移,毒气、飞机、战车、突击兵等新单位与新战斗事件的
效果,也如同一战史实,双方试图使用各种新兵器与战术突破壕沟战的僵局。德国与协
约国的手牌上限和补给点的消长、英军与美军部队和德国新军团的投入战场,也恰如其
分地表现出德国与协约国在经济力与动员力的差异,和国际局势的推移。
如果想尝试一战背景的非六角格、卡牌驱动战略级战棋游戏,也不讨厌大量的掷骰,
TtLM相当值得一试:)!
精彩! 但提醒一下算分略有错误:Blockade的-VP效果只只会有一个存在,所以其实1917-1918只会多-1VP。说明书没写清楚,但仔细比对各剧本的VP变化,就会发现其实是这样运作。所以DVE大的德军还是有机会的:)尤其是1918大量突击军团增援后,战局会变得难以预料单纯是运气好XD,前面先用456集团军配上奇袭卡重创凡尔登,接着第二轮就把它辗过去了(我是等到协约没牌的时候打的)
作者: bill21642 0000-00-00 00:00:00
推战报~